大尧的2016杭州马拉松
这次的PB来的出乎意料但又好像理所应当
1 跑过西湖和浙大
开赛前一天的下午两点多,我穿着长裤长袖,沿着西湖走跑十几公里。
傍晚又去浙大校园跑了一会儿。
阵雨看到我的跑步记录诧异地问我,明天都要比赛了,今天还跑这么多啊。
没办法,忍不住。
每次到一个新的城市,有的人是要去这座城的游乐场坐过山车,有的人要去最地道的馆子吃点儿本土味儿。
我呢,要去这座城的标志性地方跑一跑。广州要在珠江江畔跑,北京要去跑胡同,西安就在古城墙上跑,清迈要绕着古城街道跑。
杭州呢,西湖必须去跑跑,住的离浙大近,顺便也跑跑。
跑跑西湖 西湖,路人帮忙拍的 浙大玉泉校区2 事后诸葛亮
这次杭马,我PB了,净完赛时间03:32:34 。当一次事后诸葛亮,分析分析为什么会PB。
悦跑圈记录2.1 平时的练习
杭州马拉松之前我只参加了一个六月份的兰州马拉松,当时两条腿都抽筋了,成绩很差。之后就是毕业,七月份参加了工作。刚参加工作,需要时间去适应身份转换,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时间没有学生时代那么自由了,带来的影响就是跑量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适应,我开始下班后换上跑鞋在公司周围跑步,工作日五天,跑两次。公司周围的环境很不错,绿树成荫,道路也有起有伏,上坡时加速跑,下坡或者平路时就慢跑调整调整。总体来说,工作日的跑步就是用来维持跑步的感觉的,不能让腿脚和跑步生疏了。
周末是我练习的时间,地点基本全都是在深圳大学。为什么选择深圳大学,原因有三:1、有跑道,方便练习变速跑(但是其实变速跑我也没有练的很多);2、校园环境优美,道路起伏挺大。跑多了上坡就发现跑平地的时候会比以前轻松;3、学校美女多,当然是开玩笑,前两个原因是认真说的。
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并没有跑过30K以上距离的,这也可能是这次35K后大腿似抽非抽的原因。
简单分析了一下,两个跑步地点的共同点就是有坡度。而杭马赛道就是一个多坡的赛道。
所以我想,这次能够PB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平时练习加上了爬坡
2.2 赛前充分的休息
杭州马拉松是周日,我周六到达杭州,上午十点就领完跑手包了。十二点多久吃了午饭回酒店补交去了。
下午三点多出门去西湖逛了逛,慢跑一下,感受感受赛道。
傍晚七点多吃了晚饭回酒店,开始准备第二天早上的装备和早餐。
定装照定了清晨五点十分的闹钟,晚上十点准时睡觉,没有任何拖延。
五点十分,闹钟响,起床,洗澡,穿装备,吃了泡面、面包和牛奶。
六点二十出门,走路出发去起点。两公里多的路程,就当是小热身。
七点存了包,又在存包的体育场里面慢跑了一会儿,拉了拉神。
七点二十站上了起点。因为杭州马拉松是八点发枪,所以这个时候赛道起点还没有多少人,自然可以不费力地站在一个相对靠前的位置。只有跑过马拉松的人才能体会刚出发时候人流的拥挤和前进的缓慢。站在一个相对靠前的位置就可以快速的通过起点拱门而不会被人潮堵在后面跑不开。
七点二十到八点发枪这中间的四十分钟时间也并不无聊,自己原地拉伸拉伸,和别的跑友聊聊天,也挺有意思。
这就让我想起年初的厦门马拉松,因为自己时间紧张,没来得及做热身和拉伸就匆匆地出发了,结果就受伤了。悲剧。
所以,第二个原因就是
赛前休息的不错,比赛当天热身充分,站位不错。
2.3 行进中的配速
赛前给自己的期望是345完赛就可以。
但是出发了以后,发现自己的状态特别好,精神抖擞。前五公里只用了24分,十公里用了46分钟,半程1小时40分,配速都在5分以内,虽然一路也有大桥和隧道,但是并没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呼吸节奏都很顺畅,这个时候心里竟然也对330完赛有了一点点小期待。
但是32公里以后的坡连坡,桥连桥把我的配速拉到了5分多6分多的水平。最后还是没能跑进330。下次比赛需要在配速的计划上再好好琢磨琢磨。这次的配速是个意外。
2.3 关键的遮阳帽
赛前在家里收拾东西,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带遮阳帽去杭州,因为天气预报说是阴天,也就没带。到了杭州才发现,早上六七点挺冷,但到了八点多太阳整个出来了就晒得不行不行的。
果断奔去迪卡侬买了顶遮阳帽。
果然比赛日烈日当头,如果没有这顶遮阳帽,别说PB了,能完赛就不错了。
真的晒 快冲线这里耍了个小心机,还有最后一公里的时候,我想摄影师的数量应该会增加不少,希望能够留下一两张记录,就把帽子返过来戴了。
332 杭马三十年期待下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