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国学与传统文化古代文化

曹操

2017-10-17  本文已影响0人  猫大先生

想要论述一个人,免不了要从他的生平讲起。你要知道这个人做过什么事,说过什么,有过什么贡献,才好去评判。曹操的名气大的很,生平自然广为流传,许多人知道,同理,描述的人多了,众口不一,便有了演义的成分,大众不是考古学家,也少修历史,哪个作家写的通俗精彩,老百姓眼中的曹操就是哪个样子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大概便是这个意思。想要评论一个人的功过是非,最好还是以正史为参考,辅以少量的民间传说,方显得公正,我想写的,便是这样的曹操。

曹操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能够取得这许多名头,大概与他小时候受的教育是脱不了干系的,但是很奇怪我们没办法从他早年的经历中得到相关信息。他虽然出生在官宦世家,却并没有什么良佳的名声。养祖父是大宦官曹腾,拥立汉桓帝有功而被封为费亭侯,大长秋,为官三十几年,并无显著过失,并能推举贤人,算得上是个不错的中官了,然而受当时党锢之祸的影响,士大夫与宦官之间的关系已然达到了冰点。所以曹操在成为世荫之家的同时,必不可少的留下了一个赘阉遗丑的恶名,以至于在后来的《为袁绍檄豫州文》中被骂的狗血喷头,其祖父被比为并做妖孽,父亲曹嵩被斥为乞匄携养,因赃假位 。

少年时代的曹操与一般纨绔公子无二,爱好飞鹰走狗,放荡不羁,却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只不过略有一些小聪明。只有乔玄,何颙等人觉得他很不凡,当然,也有可能他们只是在说一些客套话。而后来曹操确实卓尔不凡,所以才被后人又翻了出来,加以概括。二十岁后曹操便有了自己的事业,他被举为孝廉,入京为郎,也就是去做官员替补,朝中有人好做官,不久便做了洛阳北部尉,也就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显示出了以后的那种杀伐果断。当时十常侍把持朝政,洛阳的治安说实话并不能算好,于是曹操便设立了五色棒,用来警戒宵小之徒,恰巧有一天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被他抓到,他当然知道蹇硕是何许人物,但是曹操并没有留什么情面,直接将之棒杀,我想,他一方面大概是为了为自己立威,另一方面,大概也是做给清流看看,自己并不会因为祖父的原因便与阉党同流合污。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但是曹操也因此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碍于其父曹嵩的关系,明升暗降,曹操被调至远离洛阳的顿丘任顿丘令。 这一年曹操二十三岁,多年以后,曹操给其儿子曹植的一封信中提到,他二十三岁时那些往事,还言:“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可见其真性情。

曹操

后来的故事大家大都知晓,平黄巾,抗董卓,讨吕布,扫河北,征张绣,下江南,战赤壁,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分天下。可谓波澜壮阔的一生,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个遥想当年太祖的形象, 奸雄一词,大概也便出于此时吧。世人多以为曹操奸猾似鬼,凶恶如贼,大抵是受了罗本《三国演义》的影响。文中处处“尊刘贬曹”,只要不是曹操本势力下,但凡提及,便以曹贼相称,而刘备四处投奔诸侯,又屡次出奔,倒反而成了为汉室复兴,这显然是很不公平的。说到奸诈,大概枭雄都有,但放在正统上便是深谋远虑,放在权臣身上则成了诡计多端,这显然是一种封建思想,不应该拿到现在来沿用。所谓曹操的奸,我想主要应该以以下几个方面来评鉴。

一,杀吕伯奢满门。罗本《三国演义》中有提及曹操刺董卓不成东奔之事,大概是讲曹操和陈宫来到成皋一代,遇到曹操父亲的朋友吕伯奢家,误杀其一家八口,后又因怕吕伯奢回家之后告密,而将其也干掉的故事。那句有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也出自于此,这使得大家对曹操这个人的残酷有了第一次感触。但是事实是怎样的呢?陈宫是在曹操做了东郡太守以后才投奔他的,此前认识不认识都是两说,自然不可能随曹操逃亡,第二,吕伯奢家人无论是缘何为曹操所杀,都有”疑图己“作为大前提,而吕伯奢本身也从未有提及被曹操杀了。打个比方来说。作为一个刺杀总理未遂的在逃犯,你在一户人家借宿,结果人家家里有些反常,你怀疑他们要图谋抓你报官,你会怎么做?跑的话身份肯定暴露,此时但凡正常人都会力求自保,更何况杀伐果决的魏太祖呢?而那句名言,也从未有正史记载是曹操所言,唯一出处是孙盛的《杂记》。上边所描述的还是太祖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无人负我,遂行"。语气的不同,反应的意义自然也不一。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我想罗贯中之所以在《三国演义》中讲到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便是因为这个原因了,但事实上,这个计划其实从董卓时代就开始实施了,只不过董卓做的太过分,同时连续打错了好几张牌,最后才导致了被诸侯讨伐围攻的局面。李傕郭汜依靠贾诩“奉国家以征天下”的计策,就成功的控制了中央政府,当然,后来他们自相残杀被曹操所趁,就与此无关了。以此可见,但凡眼清目明的人,都能意识到天子的用处所在,这个主意,沮授向袁绍也建议过,但袁本初“好谋而无断”,错过了大好时机,这个王牌才能轮到曹操来掌握,结果证明,掌握了天子的曹操从此有了大义名分,赢得了政治主动,才能指哪打哪儿,但又不会被人所诟病。

曹操本人从来都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线路行事,这其中的孰是孰非,却非我们后人所能通透的了。现在来看,无论是在哪种情况,我们都不能称这是一种奸,拥汉也好废汉也罢,都要先取得皇帝的信任与放权,汉献帝终其一世没有被曹操所废,而在那种时代,权臣若是还政与朝,倒反而是一种不顾身家性命的表现了。

三,滥杀。曹操过了一辈子军旅生活,屠城有过,人肉也吃过,杀人本不应拿来体现出他的奸,但是这些杀人的方式,却是能得个中三味。一,杀男童,古往今来,但凡为王者都生性多疑,也许是处于变化不定、波谲云诡的政治军事环境使然,曹操自然也不例外。有次他便对自己的侍从提到其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好梦中杀人,所以他睡觉的时候切勿有人接近。然而侍从们听了都只是付之一笑而已,有一次曹操睡觉被子落地上,一名平日里受宠的男童为之盖上,却被曹操拔剑杀了,又上床继续睡,醒来后恍若不知,众人都还以为曹操果真有此能力,只有杨修点破:“非丞相在梦中,而是汝等在梦中。”二,杀杨修,实际上,我认为杀杨修实在是有道理的,事实上杨修的才华是曹操所器重的,从他多次犯忌(吃了君主的零食,擅自帮君主改大门,处理公务随意,甚至点破君主的意图)都没有被处罚可以看出来,但是他最终确实犯了大错,参与到君主的家务事(继承人)中,继而被以泄露军令而处斩,这真是为人臣者,所没有看明白的事,不得不说,杀杨修,并非曹操的本意,而是他咎由自取。

曹操

其实,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操为官一生,不说其肃清宇内,维护了北方的统一,征讨乌丸,安抚匈奴,以使泱泱华夏不至于被北方异族侵入。光从他严明军纪,兴修水利,实行屯田制,推行唯才是举令,打破贵族门阀垄断地方官员的举措,已然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欺世弄权,窃取高位 ,是为奸雄,曹操从起兵之初以数千兵马,诛吕布,灭袁术,以弱胜强,天下三分而得其二,谋臣如雨,猛将如云,都是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打下的。

曹操

说句实在话,曹操是个复杂的人,他极大度也极小气,极喜色又极自律,极冷酷又极温情。这样的情况《三国志》中多有记载,官渡之战前,陈琳曾写了一篇檄文,把曹操八辈祖宗骂了一遍,言辞激烈到曹操正在头风痛苦之中,一读之下居然出了一头汗,片刻就痊愈了。打败袁绍后曹操抓到陈琳,他说,你骂我也就罢了,不至于把我家人也骂一遍啊,陈琳辩解道我也是没办法啊,都是被逼的。曹操怜其才,还把他留在身边坐了书佐。同样的故事还有魏种,官渡之战期间,兖州发生叛乱时,曹操曾说:“唯独魏种不会背叛我。”至听到魏种叛逃的消息之后,曹操大怒说:“你魏种不逃到南越或是北胡,我就一定不会放过你!”曹军攻下射犬以后,魏种被生擒,曹操说:“只因他有才能啊!”解开捆绑他的绳索,任命他为河内太守,负责黄河以北的政务 。而他的小气则体现在华佗身上,曹操晚年后头风愈发严重,华佗屡次推脱去不治病,被他怒极反杀。

曹操

曹操生性简朴节约,做了一辈子英雄人物,死时的言论确实脉脉温情,朴实无华,并无大量着墨于一生功绩,而是提及日常琐事,说道世事无常,家中妇孺应学些谋生之道,有个万一,也可过活。还提到了丁夫人,事实上,丁夫人很久以前便离开曹操了,曹操因夜宿张绣叔母邹氏,导致张绣降而复反,长子曹昂也死于宛城之战,而曹昂的生母死了很久了,是丁夫人在抚养他,视为己出。由此可知丁夫人得知曹昂死后,悲痛至极是肯定的,数次数落曹操,曹操毕竟是一家之主,一怒之下让她回了娘家,不久,曹操心生悔意,亲自到丁夫人家去接她,然而丁夫人却不理睬,曹操没有办法,只好和她离异。 临终前,曹操如是说:“我前后行意,于心未曾有所负也。假令死而有灵,子修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

大丈夫落幕之际,再没有了豪情壮志,铁血丹心,留念的,也都是一生亲近人。难道至于此,还能说他是个冷血无情的屠夫么?为人君王,便要一辈子戴着面具过日子,只有死之前,方才能流露出真性情,往事越千年,前人的种种是非我们只能于史料中窥得一二,不能完全定准,但是从以上事例中看以看出,无论奸雄也好,英雄也罢,曹操一世人雄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但是当我们褪去历史人物光鲜的外衣后,他也终究只是一个会猜忌,会多疑,会嫉妒,会犯错,会愤怒,会伤心的平凡老者,请大家既不要去神话,也不要去丑化,嫌恶。与旁人相比,自有一种领袖气质的凡人,我心中的曹操,便是如是的一种人。

曹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