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哲思想法

别让它毁了孩子的中考

2021-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518d28594477

还有两个多月就中考了,今年的中考政策与往年不同。国家进一步落实普高和职高的分流政策,预计普高和职高的选取份额要到达1:1。那么,将有多达一半的初中生被送去“职高“!

如果孩子本身不努力,爸爸妈妈再懈怠放松,那么最终孩子将会被普通高中拒之门外,他们的人生也终将与“高考”无缘。

孩子从哇哇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做父母的就对他们报以莫大期望。然而,孩子天性就是积极、爱冒险的。

一张开眼睛,就尝试着到处看;能自己控制动作时,就喜欢到处爬,到处摸……,因为是“第一次”,不可避免地会出错。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尝试,我们大人都厉声呵斥“不准……” 、“危险!”、“不要……”的时候,孩子就会像被电击了一样。久而久之,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变得不自信了,因为他不知道做完之后,我们是不是又要大声地说“不”。结果,他可能会变成我们所期望的 “乖”孩子,哪儿也不碰,什么也不摸,但“自卑“的种子可能已经悄悄地深埋于心。

当孩子慢慢长大,开始上学。一经历一次次考试不及格、考得不理想;也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赞同,长期被忽视,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开始厌学。于是上课不喜欢听讲,经常走神,有时还会在课堂捣乱,课后也不再认真复习功课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这种情况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也许,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有一头小象,它被绑在一根大木桩上,因为太小、力气不够,无法把木桩拔起来,尝试几次之后它知道一切都是徒劳,就停下来。随着这头小象一天一天长大,长到成年的时候,它其实已经具备了拔出木桩的能力,但它并没有这么做。因为小时候拔木桩的事情一直影响着它,它已经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拔不出那根绑着它的木桩。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解释为“习得性无助”。这个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于1967年通过对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行为进行研究提出的。

故事里的小象因为经历了几次失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自觉中在潜意识里建立起“我不行“的信念。其实,小象是被它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束缚住了,逃不出“我不行”的魔咒。

无助感与失尊感都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无数次的打击以后慢慢养成的一种消极心理。

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只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我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被这样的思维束缚,即便是超人,恐怕也只能坐在路边抱头逃避,从而放弃拯救苍生的机会!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超能力,所具备的能量远远超乎我们自己的想象!只要不给自己设置障碍,我们的人生之路就是没有极限的。

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突破自己设置的藩篱,给自己更大的空间去施展才能,而不是困在一个小笼子里唉声叹气。

就像著名作家戴维·申克在《天才基因》里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你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人的智力是可以不断变化的,没有人生来就是天才,只不过他比较幸运,早开窍了一点而已。

既然逃出了魔咒,破除了谎言,那么我们就能够凭着“我行!我可以!”的积极信念,突破极限,为自己铺就一条畅通无阻的路。

所以,在中考临近之时,将我们的爱用陪伴的方式,带着这样的信念去鼓励我们的孩子,让他们不负青春,奔赴理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