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走出舒适圈”

2018-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minutemen

当我们开始致力于构建自我内在的稳定性,发现了自我、希望自我和自我可以彼此建立一种积极良好关系的期待去不断成长时,“走出舒适圈”大概可以是一面首当其冲被我们立下的Flag——它是一种改变。但是,在我们的字典里又是如何定义“走出舒适圈”的呢?

过去自己一直以为“走出舒适圈”的同义词便是“走进陌生领域”:如果在寝室没有办法静心学习,那就换到咖啡馆,咖啡馆也不行就换到图书馆,图书馆也不行就换到....。我会将无法静心的原因归结于外部所处环境传递了过多安逸娱乐的信息,从而使得学习的小按钮没办法被启动,如此便去选择一个传递出让注意力需要专注的场合,这样一步步走过来,自己就会发现对于学习的场合越是陌生学习进入的状态越好。迷糊的便是觉得“果然走出舒适圈对自己来说应该就是跳出熟悉的环境吧?”。

我想这样定义“走出舒适圈”的自己,一定不是一个人。例如当被问到“如何改变现在自己不满意的处境时?“。有的学生回答”出国深造就会好了“;有的职员回答”跳槽或辞职,换个公司或者职业就好了“;有的人会回答”去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城市,重新开始就好了“。

可是这样不断的"改变"和“跳出”,真正能够长期可持续取得卓有成效,达到了自我预期的那个幸运的人,也许并没有100%的比例。

我们看着在一直改变,可是有些东西重来没有变过。

在《自我发现心理学》第9讲中,陈海贤老师提到

事实上,改变有两个层次

1.是作为内容的改变。在职员的回答中,这个内容的改变就是“换一个工作或者公司”。

2.是应对方式的改变——指的便是“不断改变的这个本身行为”。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走出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我们走出熟悉的环境,而是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

所谓的应对方式,就是指:我们怎么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的事情。

而应对的方式有两层含义

1.行为上的应对,也就是对具体事情的具体行动——在遇到危险时,选择战斗还是逃跑;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的任务,选择解决问题还是拖延?

2.对内心情绪的应对。

举个例子:妈妈带小孩去动物园看狮子,孩子看见狮子都会害怕的。

A小孩哭着说:“我要回家。”

B小孩一言不发,但是腿在瑟瑟发抖

C小孩呢,看了一会,问妈妈:“我能不能冲它吐唾沫?”

对于我们为什么难以走出舒适区?

陈海贤老师提到其本质在于:熟悉的应对方式所带来的控制感——正是对控制感的渴求,让我们难以改变。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抵达目的地的旅行,那么走出舒适区就是一场没有地图的、甚至从未有人踏足过这片我们正在启航之地的旅行。

改变不是关键所在,关键在于抛去过去面对困难的熟悉的应对方式。可是在此之前,我们或许还需要了解自己。

是什么?才是你熟悉且习惯的,应对问题时的方式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