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到宋刻本又是一种享受
2020-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乔卟嘶
想想自己这半辈子,每日不可离也不曾离我而去的就只有书了。
读书还不过瘾,便开始藏书。藏书多了,也能鉴别一二,于是讲究起版本了。
大凡古代典籍类的,首选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
中外文学类的,侧重人民文学和上海译文;
西方学术类的,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和上海译文都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都是老牌出版社,精品也多是老版书。以我的陋见,版本越老的越好。
沿着这个思路,开始关注起古籍来。
按照现代人的习惯,印刷成文,装订成册才可以称作书。如此,则书开始大量出现是在宋代。宋人出手不凡,一开始便将制书工艺牢牢钉在一个后代难以企及的高度,宋版书之精美成为以后读书人的梦想。
曾经以为宋版书应该是用宋体字,其实多是欧体、颜体和柳体。这让宋版书显得更为漂亮。共同烘托出宋版书之美的还有纸张、墨色,以及宋代人的文采和雅致。
这是一个对文字无比珍爱的时代。印书馆将《醉翁亭记》一个字印错了,欧阳修便要求全部毁掉重印。李清照赵明诚夫妇新婚燕尔便以校对书籍为乐,这对于读书人来说是多么美妙的幻影。
沧海桑田,宋版书存世的并不多,也就显得弥足珍贵。据说早在明代,宋版书就按页数买卖,有一页一两黄金的说法。
当今,哪家图书馆若藏有完整的宋版书,一定视为镇馆之宝。
国家图书馆为全国图书馆的老大哥,珍藏宋版书较多,近年来将珍藏的古籍善本影印出版,制作成系列图书推向市场。其中《王摩诘文集》、《白氏长庆集》、《孟浩然集》均采用宋版,又都是自己偏爱的诗人,自然就购入时时赏鉴。

因为是翻拍印刷的,纸张难以拟古,更无墨香浮动在纸面,只好在笔画线条和版面设计上领略宋版书的神采。这几套书均是蜀地刻本,用颜体字,字体厚重质朴,大巧若拙,与王、孟、白三大家诗文格调正相当。文是有感情的,字恰好又呼应而强化了这种感情,这又是宋版书额外给人带来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