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400)齐齐哈尔江桥抗战纪念馆

2022-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石岩磊简书

文/石岩磊

      “八年抗战”是许多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印象,而且以前的中小学教材也一直这样灌输,但在2017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明确指出将抗日战争持续时间统一为14年。也就是说抗战的起点定位在了1931年,这不仅是因为“9.18事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同时由于那年中国军民打响了抗战的第一枪。

      “9.18事变”后,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20万东北军迅速撤往锦州,准备随时退入关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日军便几乎兵不血刃地侵占了辽宁、吉林,然后兵锋直指黑龙江当时的省会齐齐哈尔。时任黑龙江代理省主席的马占山没有屈膝投降,而是指挥若定积极备战,他构建起三道防线,尤其是在敌人进犯的必经之路嫩江桥一带进行了周密部署。

      11月4日,日军先遣部队抵达江桥,双方展开激战,我军沉着应战毙敌上百,首战告捷。恼羞成怒的日寇调集重兵再次来袭,并出动了飞机、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装备。马占山亲临一线作战指挥,他充分利用骑兵快速机动的特点袭扰敌侧翼,还命战士架设步枪迎头痛击敌人的飞机,且成功击落一架敌机,这也是我国在抗战中第一次击毁日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经过几轮反复的争夺,我军给予来犯之敌以重创,但马占山除了得到蒋介石多次口头褒奖外,没有收到任何实质性的援助,特别是张学良囤积在锦州的大队人马始终按兵不动。连续激战过后,我方官兵人困马乏弹药告罄,而对方源源不断地从沈阳、朝鲜半岛调集来援军,敌我双方在实力对比上进一步拉大差距。11月19日,马占山不得不命令部队撤退,齐齐哈尔失陷。

      尽管“江桥抗战”以失利告终,但此役毙敌上千人,给骄横的日军迎头痛击,更为关键的是,这场战斗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也让国人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从此众多爱国青年投笔从戎奔赴东北,加入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队伍中去,成为东北抗联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人民积极捐款捐物支援关外的抗日活动,上海的中国福昌烟草公司还推出了“马占山将军牌”香烟,助推了全国的抗日热情,而后人也没有忘记这一抗击外敌的英雄壮举。

      2004年8月17日,在战场遗址上建成的“江桥抗战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以图片与文物的形式全面展示了“武装抗日第一枪”的详细过程,让游人有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外辱的场景。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似乎还在响彻云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依然气贯长虹,除了震撼,便是感动,人们对这些热血男儿的英勇气概无不崇敬有加。

      “江桥抗战纪念馆”镌刻下的不仅有2万将士的丰功伟绩,更有我们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真实写照,历史不一定重演,但重温那渐行渐远的战斗场景,会让后人永远记住惨痛的过往,永远记住那些“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仁人志士。他们理应被世人时时观瞻,他们理应走进学生的课堂。课本中有关抗战时间的更改,看似是教科书的简单修订,但反映出的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折射出的是泱泱中华日益走向宽容与厚重,她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度俯瞰来路,并以无比坚定的自信展望未来。

      2022.6.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