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习惯培养必读书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这两天鬼使神差地就开始读了一本书叫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我决定看一本书前会先看评论,再决定要不要读,现在看完书也会去回顾思考内化,所以读之前定是做过一定筛选,毕竟现在知识信息太多,好的坏的,你需要的不需要的,总不能一股脑儿地拿来,囫囵吞枣地阅读,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鉴于书中讲的7个习惯,个人很是认同。就拿来主义,理论结合实践,操练起来吧!(一切目的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7个习惯必须从第1个习惯开始操练,在自己身上实践,毕竟投资自己是最大的投资。很遗憾地发现自己还不是个成熟的人,虽然成家多年,也担负一些责任,却没有从依赖达到完全的独立。个人要从4个层面磨炼自己(身体,智力,精神,社会/情感),理论再好,都要去做才有意义,从第一个习惯开始,做个积极主动的人先!
Habit 1 - Be Proactive 积极主动(主动选择)
Habit 2 -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以终为始(开始前想象结束)
Habit 3 - Put first things first 要事第一
(养成第1-3个习惯可以助你达到个人领域的成功,第4-6个习惯运用于公共领域,第7个习惯 不断更新修补你的运作系统)
Habit 4 - Think win-win 双赢思维
Habit 5 -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知彼解己(首先理解别人,再寻求被别人理解)
Habit 6 - Synergize 统合综效
Habit 7 - Sharpen the saw 不断更新
查询资料的时候,翻看豆瓣文章下面有1080条评论(我看时是这么多),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两条。一条是2012年一位网页写的,说是这7个习惯,他用三年实践了前3条,确实很有帮助带来改变,现在要更好地运用其他的习惯。(评论太多,后来就没有耐心找到那条评论了)另外一条已注销用户的评论(以下的列出了)低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我觉得很有意思。
参考资料:豆瓣文章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已注销] 2009-04-14 13:22:43
今早从Steve Pavlina的twitter中看到他写下了 “低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7 Habits of Highly Ineffective People ),与《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对照起来看实在太有意思了。=)
Be reactive. Set no goals. Do whatever comes up. Think win-lose. Judge people. Compete. Burn out.
Bad Habit 1 - Be Reactive 消极被动
消极被动的人们在对外界进行反应时忘记了这一点:外界环境的刺激与我们的行为反应之间有一个可大可小的空间,我们在这个空间中填充的内容使一切变得不同。这就是艾利斯理性情绪疗法中著名的ABC理论(Activating events—Beliefs—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
Coldplay的《viva la vida》专辑中有一首歌《lost》,其中两句歌词写明白了刺激和反应之间是有选择的:
Just because I'm losing, doesn't mean I'm lost
只因为我正在失去,并不意味着我已迷失自我(并不意味着我已失败了)。
Just because I'm hurting, doesn't mean I'm hurt
只因为我正在伤痛着,并不意味着我已伤痕累累(并不意味着我已受到了伤害)。
一切都在于我们选择的beliefs=)
举一个例子:别人想激怒你时,你可以选择从一个高的视角客观地俯视那个人和你,思考一下他想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你的不同反应会对你和他以及论题或事件的进展产生什么效果等等。
或许谁都不希望完全被人控制,所以“别人想让你生气你就生气”也并不是不能避免的。别忘记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空间足够我们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当然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会认为有很多没有选择的情况(重要的选择可能就更少了);其实更准确点说是许多情况下或许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只有一个可能的选项(其他不好的选项可以轻而易举排除)。这种情况看似简单,但却很可能因为无法选择而引起很多情绪和态度的改变并产生焦虑。这时候“just do it!”就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许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Bad Habit 2 - Set no goals 没有目标
这个很好理解,但很难解释清楚。
因为“没有目标”的情境我们很容易遇到,“有目标”也不难做到,真正难做到的是以下的一些判断:什么时候该有目标什么时候不该有目标,怎样设定和区分对待大的目标小的目标不大不小的目标,各个目标之间分别要分配多少精力去追求,需要坚持多长时间来实现目标,是否需要近乎于倔强的坚持等等。这些判断需要我们有丰富的阅历。
很多人总说有目标不去行动也白搭,而且大多数人确实是有了目标不去行动的。那么有没有办法能让我们有了目标就去行动并且坚持下来呢?我认为就是上面的办法,认真思考你的目标,把上面的还有更多的选择题判断题都做完,在心里(最好是写下来)完成一份详尽的目标分析报告,真正在内心中接纳你的目标。当你为你的目标投入了这么多时间精力去研究思考讨论并且确认之后,你就不会想轻易放弃了。放弃成本大啊=)
如果只是说一句:“我要怎么怎么样!” 这种目标几乎一定不会达到的。你的内心就没有认可这个目标。
如果上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像叔本华或尼采那样思考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有没有目标;或许会体会到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的感觉。如果说“人生没有意义”,对你意味着什么呢?
个人觉得更好的办法不是局限于人生到底要不要有目标,而是试着“找一个合适的目标”,看看是否对你有帮助。我已经习惯了带着目标生活,这样会使我更幸福;虽然不时还是会去想那些终极问题。
Bad Habit 3 - Do whatever comes up 做无论什么发生的事(来什么做什么)
做事之前需要分清轻重缓急,但对于多数人来讲要走很多的弯路才能认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紧急的。在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时,思考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思考的时间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机会成本(有可能想来想去时机就错过了)。所以长时间锻炼出来融在自己血液里值得自己信赖的直觉有时候更加重要。(参见科比推荐过的Malcolm Gladwell《决战2秒间(blink)》一书)
就算我们分清楚了事情的四种类型(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怎么样对不同的事分门别类进行时间管理还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
对那些情感上不想做但理智上应该做的事(这些事往往是一些不想面对但必须总要面对的难题),我个人的处理方式是:自己设定一段可长可短的 supertime,在“超级时间”里保证自己不受任何别的因素影响专心做这些事;supertime结束时如果没做完,再设定若干时间以后下次的 supertime,如此交叉反复直到做完为止,但不勉强自己一定要完成。如果非要完成,往往会让自己精疲力尽,毕竟面对的很多可能是永远解决不了的难题,能完成就已经很棒了,为什么还要期待一次就能完成?在两个supertime之间,给自己点奖励吧。=)
Bad Habit 4 - Think win-lose 输赢思维
输赢思维认为世界是个“零和游戏”,你有我就没有,你赢我就输,你多我就少。事实是这样么?社会的发展是靠大大小小的团体和个人的创造,而不是争夺或掠夺。与外界对抗,非要争个你输我赢我认为是最得不偿失的事情(没有之一)。因为在我们与外界对抗只能构筑我们坚强的盔甲,而同时失去了个人成长的机会。
其实我们唯一需要去“对抗”的就是我们自己。
社会学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终其一生都在跟自己的基因做斗争。(参看《社会性动物》、《欲望之源 》,) 只是这样的斗争很多人几乎没有赢过,或者偶尔赢也不知道怎么赢的。
Bad Habit 5 - Judge people 评判别人
在人与人之间冲突与合作时,要先去理解别人再去寻求理解;而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反而去评判别人的功过是非。 如果我们尝试过并且认识到理解别人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自己就也不会那么期待被别人理解了。而把自己的期待建立在别人身上,不总是靠谱的选择。
对大多数人来说,慕容复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是既不可取又做不到的,但孔老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容易理解却也相当难做到,所以只好“堕落”到通过评判别人去寻找少的可怜的优越感了。
圣经上说:"Do not judge, and you will not be judged; do not condemn, and you will not be condemned; give, and you will be given; forgive, and you will be forgiven."
是一个意思。
其实我个人觉得坏习惯六应该是(与习惯六Synergize 统合综效对比 ):
Bad Habit 6 - Separate 分割
你是否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把经历的人和事看做是分离的个体,没有把生命中一个个点串联起来成一条属于你自己独特的蜿蜒优美的曲线(道路注定曲折,直线是不可能的)。
确实,很难说我们生命中所有的经历都是否“有用”,更难说这些经历这些学习得来的经验什么时候“有用”。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生命看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总有一天会发现它们在应该的时刻发生过,这应该是一种美妙的体验,一种活在当下的体验。
Steve Jobs辍学前在学校时学了好久艺术字(英语的“书法”)。他是写程序卖电脑的,根本不知道学这么有什么用。但在许多年以后,在设计第一台mac时,那些优美的字体漂亮的界面成为了他打翻身仗的制胜法宝。如果没有这个经历,他奇幻的右脑就得不到锻炼,就不会有后来不断更新的设计理念,也就不会有ipod macbook iphone了。
在他著名的斯坦福毕业典礼演讲中也讲过要“connecting the dots(将生命中的点连接起来)”。
Bad Habit 7 - Burn out (一次)燃尽 / 精疲力竭
个人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跑,时间长着呢,不用急着用完你的燃料。如果我们以百米跑的速度去跑马拉松,结果就提前把自己燃烧完了,燃料枯竭后就会止步不前。
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不断的挑战自我,更新自我。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永远用初学者的心态去认真对待每一天,让每一刻在你的脑海中都是崭新的。既不期盼心想事成,失败了也不气馁。因为生命中的难题不是来打倒我们的,而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
尼采说:“那些杀不死我的,都会使我更强”。
大家都不会否认这句话最佳的诠释人是星矢为首的五个小强,永远在Sharpen the saw, 永远在练习超强的抗击打能力,永远在面对敌人(困难)时先保存实力仔细研究对方的破绽直到看清楚敌人(困难),就算自己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逐渐积累的小宇宙却已经在内心深处聚集起来,就等着雅典娜召唤呢。=)
我们的雅典娜是自己的内心。任何时候如果接收到了从自己内心发出的使命的召唤,都要像星矢小强们接收到雅典娜的召唤一样“燃烧吧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