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定要记住吗?
很多人纳闷,读那么多书记不住,读来有什么用呢?读了也会忘记,倒不如不花时间读书了。
首先要明白,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记住,读书有很多目的:
为了交朋友;
为了愉悦身心;
为了提升自我;
为了梳理知识体系;
为了寻找某个问题的答案;
为了实践书中的某个理论;
为了从书中体验人生百态;
而这些目的,其实都不用刻意去记住书中的内容。
1.注重实践
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木芯会刻意收集一些方法,列一个清单,之后将执行清单融入日程中,例如在阅读粥老师的《学会写作》的关于如何起标题时,木芯就会将书中起标题的方法列入木芯的写作SOP中,在每次写作的时候都能按照这些方法来起标题。
这就是一个从阅读到实践的过程,毕竟知道和做到差距太大了,人人都知道起一个吸引人的标题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在没有数据参考的情况下,单纯的按照自己对人性的判断起一个标题,还是需要很多历练的,所以如果有一套可行的方法论在每次起标题的时候做参考,不断感悟,然后在创造的过程中成长。
2.不会随意收藏
记得公众号刚出来的时候,很喜欢关注各种公众号,特别容易受到标题的吸引,时间不够的时候看到很吸引人标题的文章就赶紧收藏,大概收藏了一段时间,木芯发现一直没有时间去处理,而内存又是有限制的,从此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不再收藏文章。
首先不会因为标题而收藏文章,会先把文章大概看一遍,如果当前没有时间内化就会先把文章发到微信小助手,每天睡前清理收藏的文章。
把文章中的关键点记下来,但是不会刻意去记住很多内容,毕竟平凡人家,记忆力还是非常有限的。将清单点插入日常的执行清单中实践。
另外一个就是文章写的再好,那也是别人,只有自己真正的理解了,通过自己的话说出来,或者真正去实践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
3.尽快分享
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好东西要尽快分享出去,而不是担心别人知道了,会比自己成功。
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因为每个人的基因不一样,即使很多相同的条件下做同一件事,结果也会不一样的。
所以不必担心好东西分享出去,别人会超越自己。
特别喜欢乔布斯的那句话: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尽快把知道的方法分享出去,实践出去,然后才能有空余的大脑来吸引新鲜的东西,避免让固有的思维阻碍了自己的成长。
所以木芯认为读书不一定就是一定要记住,而是更关注书中的能触动自己的点,围绕这个点去思考和实践,以及分享。
只有持续不断地往外分享,才能持续不断地有空余的脑空间吸收新鲜的东西,因为分享了很多之后,会发现没有东西分享了,就会去找东西来吸引,这也是很多人所说的输出倒逼输入。
所以读书不一定需要记住,想读就尽管去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