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首页推荐原创文字集

我的两位姐姐

2017-06-03  本文已影响203人  陈子陌
图片来自网络

在我们农村地方,家里孩子一般都比较多,少则两个,多则三四个,甚至有五六个的,而独生子女家庭都是屈指可数的。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那些孩子多的家庭里,往往都是大的带着小的,有福同享,有难大的顶着。虽然穷,平日里兄弟姐妹之间也难免有一些吵吵闹闹,不过一家人倒也很团结,日子过得也很温馨。

我们家有三个孩子,都是90后,大姐比二姐大两岁,二姐比我大一岁。有人说:姐姐其实就是替妈妈照顾你的人。这么说来,我可真算得上是一个幸福的人了!小时候,家里比较穷,父母忙里忙外的,为拮据的生活四处奔波,我是两个姐姐一手带大的,享尽了疼爱,倍感幸福。每当别人问起我家里的情况时,提到两位姐姐,我总是感到很自豪。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我初二的那年,大姐和二姐同一年从初中毕业,去了省城读书。从那以后,我们仨各在一方,一年见面的次数更是寥寥无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长大后,我们的分别总是那样顺理成章,重逢欢聚也在岁月的流逝里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奢侈,可不变的却是岁月所沉淀的那份脉脉相通的感情。


01

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村里孩子流行批发方便面吃。征得母亲的同意,大姐也在街上的商店里给我们批发了一箱“思圆”牌的方便面,为了早上能吃到一碗热面。

每天早上五点二十,大姐都是第一个起床,然后打开家里的沼气灶,烧一锅水,才去洗漱。等她匆匆洗漱完了,水也开了,二姐也起来了。大姐切一根葱,然后把三块方便面下了锅,撒入佐料,加了切好的葱,再打碎一个鸡蛋在锅里。片刻,一锅香喷喷的方便面就煮好了。二姐洗漱完给我们三装好了早餐,大姐才叫我起床,满屋子方便面的味道,是我起床的动力。等我洗漱完了,桌子上已经放好了满满一大碗面,而且有很多鸡蛋花。大姐和二姐已经开吃了,她们的面总是比我少,也没鸡蛋。

方便面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而且也会腻。后来,那一箱方便面吃完后我们再也没批发。


回忆本该是美好的

02

初中的时候,每逢下雨天或者父母有事不在家,母亲一大早便把几元钱交给大姐,叮嘱中午带我和二姐去吃饭。当时,我们学校还没有餐厅,方便面就是家常便饭,省钱,也方便。我们三个人的教室在一排,我和二姐的教室紧挨着,在东头,大姐的教室在西头,靠近小卖部。中午放学等其他同学走完后,二姐便在我们班教室门口喊我,我们两个人一起去西边找大姐,大姐便拎着早上装的馍馍,带着我和二姐去小卖部。

大姐花三元钱给我们仨每人买一包“思圆”牌的方便面,然后在隔壁找来碗,把面放进碗里,加上佐料,一碗又一碗地用热水冲好。最先好的一碗方便面总是毫无例外地先给了我,然后是二姐的,最后才是她的。等到她的那碗好了的时候,我的那一碗已经被我狼吞虎咽地吃掉了半碗,开始喝汤了。大姐吃她的那碗之前,总是先把她那碗挪近我的碗,然后把她碗里的面给我碗里捞。

“姐,我够吃了”我见状把碗往怀里挪了挪。

“没事,你多吃点”大姐夹着面,把她的碗向我的碗跟着挪了挪,两个碗又靠在了一起。

“姐,我真够吃了,你吃吧”我看着大姐给碗里捞面,再次劝阻她。

“我吃不了这么多,你吃饱就行”大姐不停地给我碗里捞面,一根面很长,她也不会从中间夹断,都给了我。

二姐的一碗面也刚好,见状便也把她的碗挪过来,不停地给我碗里捞。任凭我如何劝阻都没用,我只能服从。

刚才我的还是半碗面,一转眼又变成了满满一大碗,大姐和二姐的却只剩半碗。我津津有味地吃着,最后连汤都喝掉了一大半。大姐和二姐吃完了为数不多的一点面,然后从袋子里拿出母亲烙的馍馍,一点一点地掐碎在方便面汤里,慢慢吃着。我吃完了便啥都不管地回了教室,大姐又收了我的碗,洗干净后还了碗才和二姐离开。


姐姐毕业后,我只能自己去煮方便面。虽然,后来我也偶尔吃方便面,甚至四元钱的桶装面,就着一根香肠和一个卤蛋,却没有姐姐给我煮的一元钱的思圆方便面那样好吃。原来,并不是方便面不好吃,只是那样的爱很难享受到了。三袋“思圆”方便面,装着姐姐对我的疼爱,是我永远怀念的味道。

人生本该是一场告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