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4)
2020-09-13 本文已影响0人
3582c174e971
图片1第2道题,我给儿子直接说了答案,他复述着往上写。他大约也没听懂,写得有失我这个高中语文老师的“身份”。图片2第3道题,明显写得不对。我也懒得让他改。
我就纳闷,一个10岁的孩子做这样的题有意义吗?就算你把所谓的“标准答案”给他,他能懂吗?就算老师凭着高超的“教育”技巧把答案从学生口中“引导”出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真地能提高吗?
我是不相信。
出于对自己“偷懒”的补偿,我陪儿子看了回《水浒传》之《宋公明夜打曾头市,卢俊义活捉史文恭》。这回并不精彩,写得又碎,儿子读了两遍都不知道写了什么。儿子曾经说过,他读书是不经脑袋理解的,只是往下面看,常常看了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今天又出现这种情况。我说:“读不懂,找几个不理解的词语总可以吧。”第三遍,他找了三个需要查字典的词:旌旗、山寨、寨栅。一点儿也不典型。老师若把这回作课文讲,绝不会讲这三个词。可见泛泛而讲的课堂教学多么缺乏针对性。帮助他通过手机查到了这三个词的意思。儿子忽然读懂了点:“宋江在夜里攻进了曾头市。”他说他是从题目上得到了启发。接着他又说:“宋江捉住了史文恭。”把主语弄错了,但抓住了主干,我很高兴。但接下来他开始“画蛇添足”:“吕方(应该还有郭盛)杀死了曾涂……李逵的腿被曾升(其实不是曾升)射伤了……”说明儿子还分不清整篇文章的主干与枝节。但分不清就分不清呗,为什么要早早塞给他这些概念呢?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交给大量感性阅读,而不是老师的概念填塞。读得多了,他自然就会分析文章了。过早过多支离破碎的分析,不但违背孩子的认识和思维的发展逻辑,更为严重的是扼杀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败坏了孩子的阅读品味,实在是害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