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的困惑
这是最近看到一篇令我非常困惑的关于倾听的一篇文章,这里面提到的倾听后的共情,在我看来,分明就是抱怨和评论,难道所谓的倾听和共情就是要一起发牢骚、一起评头论足吗?
倾听的困惑到底该如何分辨是共情还是发牢骚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咨询了我的心理老师,通过她的解答,让我慢慢明白了这里的区别。现在也把这个收获分享给大家吧!
在我最初的理解里,倾听之后的共情主要是针对感受层面的,就像文章开头的那样,“恩,你不想擦玩具,但老师非让你擦,你很不高兴。”或者“哦,他这样对待你,你很不舒服。”或者“我看到你现在很难受”等等,接纳并表达出孩子当下的感受和情绪。但共情还有更深层次的,文中提到的就是更深层次的共情,如果用萨提亚的冰上理论分析一下的话,会更容易明白。
事件,不愿意擦玩具
应对,指责、抱怨
感受,生气,愤怒
观点,幼儿园每个人的工作应该一样
妈妈应该接我,周末应该陪我玩
妈妈应该给我讲故事
渴望,被公平对待
我是,重要的、值得的、被爱的
文中后面提到的,有点像抱怨和牢骚的部分是针对孩子的“渴望”的而来的,这并不是单纯的评论。但如果从观点层面进行倾听和共情的话,例如(为什么)每个人的工作都不一样,(为什么)妈妈不陪我而是陪别人,(为什么)妈妈不给我讲故事却给别人讲……就很容易变成讲道理,也很容易变成发牢骚和评论,而使孩子的心门关闭,达不到沟通的效果。对于小一些的孩子还可能使他们过多的头脑化,无法享受当下、和自己在一起,也就是俗话说的“飘着”、“不落地”。
共情感受是一种共情,共情渴望是更深的共情。也有一种说法是,渴望是灵魂的感受!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倾听?什么时候不应该倾听呢?文章作者的总结是,倾听的原则是“四有一无”:(孩子)有需(要);(父母)有时(间);(父母)有心(情);(倾听要)有度;(倾听)无预设。
另有一篇"三优亲子"发布的文章,一并分享给大家
一位妈妈在微信上看了倾听的文章以后,如获至宝,回家即对孩子进行倾听。结果,她发现自己对孩子的倾听不但没有让孩子情绪的温度下降,反而使孩子越来越烦躁,她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跑到群里问大家,下面是她的倾听过程:
孩子:“妈妈,我可以吃糖吗?”
妈妈:“听起来你很想吃糖。”
孩子直接拿了一颗糖给她:“你剥开给我吃。”
妈妈:“你希望我剥开给你吃。”
孩子:“你剥啊,快点!”
妈妈:“你希望马上就吃到糖。”
孩子(开始哭):“你剥啊,你剥啊!”
妈妈:“你希望我马上给你剥开糖纸。”
孩子开始疯狂地喊:“妈妈打开!妈妈打开!”
妈妈:“你很生气,希望妈妈马上就打开!”
孩子崩溃地大哭:“快打开啊,快打开啊!”妈妈崩溃……
这个案例又着急又好笑,孩子想吃糖,你直接告诉他可以吃还是不可以吃就得了,说了半天,一直没给孩子答案,啰啰唆唆废话半天,最后孩子本来没有情绪也被搞崩溃了。就好比说一个人走来向你问路:“请问国贸怎么走?”你回答:“听起来你很想去国贸。”
这不是倾听,这是有病。用这种病态的说话方式,没问题也会搞出问题,孩子问能不能吃糖,希望得到的就是一个答案,而不是希望你去倾听,也就是说,倾听要有选择,别人需要你倾听时,你才去倾听,别人不需要时,不要随便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