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控领域常见的思维误区

2020-06-23  本文已影响0人  彭靖文Dreamin

金融风险管理,就是一门艺术。“金融科技”听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实际上对这个行业存在不少的思维误区。
下面,总结一些金融机构(甚至包括一些银行、持牌消金)都可能犯的错误。

有时候金融科技太强调技术了。实际上,并非什么都是能用技术手段解决的,未来随着金融窗口的扩大,金融属性会越来越强,金融风控经验一定会越来越重要。风险管理非单纯机器学习,而是搭框架;至于建立模型等等的手段,只是在帮助优化框架内的细节。如果最初对风险偏好的定义、产品定价、额度制定等等本身都设计得不对,那么后续风控怎么做都难以做好。

(这是外行容易有的误区)风险是一定存在的,本身是一定无法避免的。所谓风控,不是指控制住风险,而是降低风险概率。我们永远不可能做到消灭脏水的存在,但我们可以把自家的门槛提高。脏水流不到咱家门口,就会流往别家了。

风控调额,要尽力将好人、坏人的额度差距拉开,这个思路没毛病。假若让坏人的额度成为好人额度的60%,还算是做得不错的。

但是假如坏账率特别低的时候(比如<1%),人群都偏移到质量特别好的群体上,那么耗费成本将额度拉开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既然这么低的坏账率我是可以接受的,为何不干脆全部都给同样的额度呢?

对于下沉流量来说,安卓风险>ios,多数为中介形式攻击(714高炮类app基本无法上架ios应用商店);

对于优质流量来说,ios的风险反而比安卓上升,因为攻击形式属于个体(ios的数据更难获取)。

风险分为量化风险和政策性风险。政策性风险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比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因此对甲方机构而言,居安思危非常重要,接入一些能反映政策性风险的风控数据产品是一种手段,比如高危借贷人群标签(714高炮名单类产品)。即使眼前风平浪静,但未来风险大面积爆发的时候,潜在风险会优先在这一批客群上暴露。甲方若能提前关注,则能有效地防备。

风险低的客户,未必有强烈的借款意愿,响应率未必高,因此获客时的客群未必风险越低越好。

某甲方测了某乙方的“财富指数”产品,觉得区分度不好,没法将有钱人区分出来。

具体分析,原来甲方是做装修贷业务,该业务人群本身就属于高端人群,买房都是有钱人,因此要将更加有钱的人区分出来难度会更大。对于人群特别集中的样本,区分度不好本来就是大概率的事情。

因此,1乙方卖产品还要针对性地卖,像这种客群特殊的机构,就没必要推“财富指数”产品,更没必要测;2测试效果区分度不好,要首先了解清楚甲方业务是什么、客群的情况,分析是不是样本特殊的原因。

甲方在使用某个第三方风控数据产品后,分析人数的逾期率没有发生变化,但若该数据能用于拉开额度的差距,也产生了价值。

根据目前业务经验,小额贷款产品的模型风控效果和模型算法其实并无太大联系。对小额贷,决定风险的一般不是借款者的偿还能力,而是偿还意愿。

建议分析:

1客群有没有产生变化;

2线上风控策略有没有收紧。

另外,不一定真的是模型产生了衰减,有一种可能性是把模型用在了策略里面,比如策略上设定了某个阈值cutoff,该分数后的人都被拒绝了,故在策略上这部分人群质量会很高,模型的区分度效果肯定没之前总人群的好(建模时候用的是总人群的样本)。

case:某业内头部金科给某互联网大厂的金融业务做模型,测试时KS达到40+,正式用在线上变成了13左右。业务方分析原因,再次用ABtest留下样本做空跑,KS依旧是40,即测试期间的区分度。后来分析原来是模型线上用在了策略里面。

除了分子在增加,分母也在减少,整体上好客户的贷款需求也在缩减。

其实也可能有合作空间:可以在支付过程中调用,但不做决策。遇到风险高的客户先留下信息,之后再做筛选,也就是决策放在异步里处理,因此这种情况下时效要求不会太高,1s是完全够的。

支付里做直接拒绝,往往需要明确被盗或被骗,不然往往容易引发投诉。放在异步里做决策,反而更有空间和理由:交易成功,保障了业务发展,同时可根据结果对用户核实,或者要求商户对客户进行核实。

其实24%以上客群,小微企业的缴税都很假,偷税漏税比较严重,所以汇算清缴数据并不算太有用。

case:同样是高危借贷人群标签(714高炮名单类产品),某头部互金机构A和头部互金机构B的命中率基本持平,但A是贷前样本,B是贷后催收样本(说明全是逾期),某种程度说明B的贷前做得比A要好。

未必。现金贷政策出台前,各家风险上升率各异,但是波动的时间节点是相似的、靠近的。可如今,市场上各家机构的风险变化都不同,非常乱。所以,不要指望接入一个专家模型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大部分风险问题,定制化风控将是更明智的抉择。

微信公众号:彭靖文Dreamin
网易云音乐:彭靖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