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干货每日分享运营运营之光

跟着阿里学运营之二: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做运营

2017-04-03  本文已影响477人  zoe_yp

首先简要讲述一下第二期课程内容,一共五期内容,后期我会陆续整理放上来的~

课程大纲:1、运营、产品、市场三者的协作

                  2、详解活动运营及应聘准备

                  3、详解内容运营应聘准备

Part  1  运营、PD(☞产品经理)、市场三者的协助

1、市场部牵头的大型活动,以天猫双11狂欢节为例(大型活动通常需要涉及到投放预算)

大型活动中三者(市场部、运营部、PD)配合是十分密切的

市场部

(1)制造噱头、制造活动主题,eg:双11每年都有主题,像是尽情尽兴不止五折;   

(2)节奏,一般而言就是三个阶段预热、正式、返场,这三个阶段是阿里创造现在电商普遍都在学习的。预热就像是在大活动前的蓄水,先在预热期将活动广而告之蓄势像是发优惠券在双11才可以用,把大家需求压下来等到正式开始时再爆发拉升成交额,预热期一般是一周到两周不等,双11的预热期甚至达到了30天。正式活动是一天,一般不会超过三天。返场也是电商运营特有的,利用活动的余热清除商家的剩余存货;

(3)投放预算,为大型活动投电梯、门户网站、地铁等的广告,制作一个投放组合的预算并申报,使用广告来引浏量,制造话题。

运营部(活动):

(1)接住市场部的浏量,为噱头提供一两个卖点(包括卖点送优惠券,全年最低价,新品等),卖点需要覆盖大部分商家,并选择有吸引力的卖点,这个卖点市场部在做广告创意时会包含进去,将商品卖出去。

(2)对内制作招商规则发给商家,招商规则主要包括:活动主题、如何报名、怎样参加、筛选商家规则(比如30天内某类别商品的top10、或者商品转化率top10、月度成交额前10等)、发动商家报名、选品。

(数据运营、用户运营会在第3期内容中)

产品:

服务市场和运营、市场和运营会同时给产品提需求

(1)市场提的是活动怎么好玩需求,比如抽奖、红包、捉猫猫、过年时的集五福等。

(2)运营提的是怎么选出好用的货品来呈现需求,怎么样让流量是最大效率的满足需求,比如赛马机制,利用算法控制页面的商品是可以转化为浏量的,实时数据计算当达到某个数值就可以上首页,若没达到就被淘汰下来,所以这个是每时每刻都在换的。

(3)千人千面,产品主导利用以前的购买收藏行为来预测你可能会喜欢哪种,放到你的淘宝界面上来,所以每个人的淘宝界面不都不一样。

2、运营部牵头的中小型活动

运营起主导作用,每个月的节庆等

运营:

活动主题、节奏、流量资源、活动页面、招商、选品

市场:

此时市场偏被动,运营提要求、申请新媒体支持、申请PR支持、申请投放预算,市场有权利在众多活动方案中选择将资源给谁。

产品:

运营给产品根据需要提要求,这一点类似大型活动中市场与运营给产品提的要求。


Part  2  详解活动运营及应聘准备

1、活动运营框架

价值体现:拉动某个指标的短期提升,有的活动运营为了新增用户注册量、有的活动是为了活动分享,互动量。清楚这次的活动运营是为了哪个指标来运作的,制造爆发点来体现运营的作用。

工作内容:活动策划主要包含:策划方案、活动预算、申请资源、与产品经理商量让产品经理与开发设计沟通、做测试,比如页面做出来内部测试、上线后应对突发、结束后活动总结(复盘:活动目的是什么、有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等)。

结构化思维:把活动分为ABC等级别,通过不同级别的活动用不同的模板来解决问题,使一套程序可以应用于多种活动。

2、活动运营的核心

A、成本预算和活动设计:牛逼的运营花最少的钱拿最好的效果,运营方针:借势借力。比如优步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与中国很多企业营销联合,现在摩拜也在模仿这个商业模式。

B、风险与应急:沟通很重要。eg:飞猪在做南极旅行项目时,内容传播使用了竞争对手在知乎上的回答但是没有拿到授权且文章内容出现疏漏,前言不搭后语,现在文章作者正在与它进行撕逼。

C、数据监测:投放渠道、邀请渠道、注册渠道。预测数据,使用不同渠道预估不同渠道带来的流量,花多少钱。预测流量乘以转化率就可以做出这个活动能带来的销售额。好处在于,其一:对比结果,看自己的活动敏锐度够不够,其次:在下次活动时可以缩减成本渠道或者扩充活动渠道。

D、活动总结:用数据说话,经验教训很重要而不是吹牛逼的成本,然后大胆假设,积极再现。

活动效果判定:成本测量:一个用户\元(花多少钱引来了多少用户)

KPI达成准则:KPI=活动结果\原先假设的值(不同的活动比的是比例而不是绝对值)、Kpi比例越高越好

3、应聘活动运营的准备

1、线下活动、线上辅助的案例

2、线上活动、线下辅助的案例

3、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方案

注意点:着重点放在线上活动,因为现在线上活动的成本会更低也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会更受到欢迎。

Part3、详解内容运营应聘准备


1、内容运营进阶

内容运营基础会放在第一期课程中

A、核心:三方形成内容供应链

用户:如何定位(年龄大小、性别等,那种说用户定位为一线城市、25-40岁的人群就是现在互联网的)、保质。现在做用户首先:一定要让人感受稀缺性,垂直领域用户群,其次:提高门槛。Eg:做一个如何养猪的公众号会比一个美食大全公众号效果好。

运营人员:定位内容,针对性(解决当下需求),延续性(把内容拔高一点、更具引领型)。跟进反馈:如投票机制、获得用户态度,针对性推送。形成内容条理性,有框架,有栏目,用户会有预期在这里能看到什么,不用漫无目的选题目。

产品渠道:自有渠道,公司的双微,公司官网,开机画面,Push(app自带推送);外部渠道,蹭热度,eg:知乎,豆瓣,贴吧等,寻找价值洼地,发掘并尽快抢占。Ps:现在的用户互推已经丧失热度了。更多需要去其他平台去活跃,回答问题,吸引大家来关注你。

B、如何让内容流转

用户研究:内容受众是谁(who);他们关注什么样的热点,习惯怎样(what);怎么引起他们的关注(how)

让用户动起来:建立标准,制造冲突,加入社交元素

2、应聘内容运营的准备

A、展示自己运营过的一个企业或者学校公众号,如何明显提升粉丝数

B、展示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如何明显提升阅读量。

C、制造一篇爆款文章,全渠道发布,获得全网XX阅读量。更多依赖于厚积薄发的东西,比较难。借力分享给其他网络平台像是实习僧、前辈等。

内容运营的误区:

1、以为粉丝是写出来的(要靠自己的推广的,咪蒙也是要投广告的)

2、以为粉丝要看的是你的心路历程

3、热点一定要追(我们应该有选择性的追热点,选择与自己有关系的)

4、凭什么别人要关注你?解决某种需求了吗?


案例作业:找个产品或活动来分析下运营点,以一段话为佳。

回答要点3点:

1、时下热门的东西,可以是应聘公司的自己的产品;也可以是当下互联网最热门的东西且运营的比较好的公司。目的是体现自己的网感eg:摩拜,ofo,直播平台。若想要应聘互联网公司就不应该去分析线下的类似于海底捞,弊端在于不聚焦。

2、分析的点尽量聚焦于最亮眼的部分,挖掘细节,这样会比铺开了分析好。eg:网易考拉,电商APP,分享的细节,现在获取用户的成本较高,老用户分享会降低运营成本。它的闭环不单单是用户买东西,它的闭环在于用户分享给他人。

3、通过运营点看到背后的运营策略,不只是表面的商业措施。比如我们需要看到与竞争对手的竞争方法的不同。

以上文字整理自小马鱼在前辈Live上的专题课程《阿里运营带你从0到1踏上运营之路》。老师公众号:小马鱼(ID:ruixi _xiaomayu)   欢迎围观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