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为什么李焕英会击中我们的泪点?

2021-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锦瑟时光不老

作者:锦瑟

01

作为春节档的电影,没有人愿意看哭哭啼啼的苦情剧,大家有阖家欢乐,其乐融融地欢聚一堂,分享着一年来的喜怒哀乐。

在这个欢乐祥和的节日,自然喜欢看一点热闹的电影,于是《你好,李焕英》这部披着喜剧外壳的悲剧就将我们轻而易举的捕获。

作为已经被生活捶打的近乎麻木的中年人,或许已经面临着“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难言之痛,每到节日,都在欢快的表象下,隐藏着一种痛。失去过至亲的人,都有贾玲类似的体会。当我取得成绩的时候,我高兴的时候,却始终不能完全高兴,因为有一个人已经永远无法与我共享;而当我遭遇打击,非常难过的时候,我只会感到孤立无援,更加无力。

身后的孤独和凄凉时刻围绕着我,失去至亲的苦痛直到如今6年的时间也无法愈合。许多和我一样有过同样经历的人,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痛哭一场。

对贾玲,我能够感同身受,即便如今电影53亿的票房,也无法愈合她内心的遗憾和苦痛。

有时候,这种伤痛会随着她的事业的成功反而会更加强烈。

《你好,李焕英》将我们带入了一个80年代父母年轻的那个时代,晓玲与年轻的李焕英结识,企图改变妈妈的命运,极力撮合李焕英和厂长的儿子沈光林,可是最终,母亲依然坚持自己从前的选择。

02

李焕英的一句话:“我的孩子,只要她健康快乐就行了。”作为一个从小给妈妈惹事,从来没有给妈妈长脸的晓玲来说,妈妈的这句话,虽然感激,但是她并不止于此,她不仅要健康快乐,而且要给别人带来健康快乐,更重要的是,她希望妈妈能看到她有出息。

李焕英还说过:“我这一辈子,特别幸福,你怎么就不相信呢?”李焕英嫁给贾文田,学会缝补衣服,自己下河捉虾,她没有因为生活困难而觉得苦涩,也没有因为女儿成绩不好而责怪,依然对女儿饱含着深情和期望。

她身上的那种母性,已经掩盖住了大多数母亲的光辉,是许多妈妈做不到的。或许贾玲,就是想让大家看到,我的妈妈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她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

这也是许多深爱母亲的孩子们共同的心声,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妈妈,才是世界上最特别,最与众不同,最好的妈妈。

晓玲回望母亲在年少时给自己清理裤子上的大便;自己在学校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在送自己到车站后,为了省车票,在大雪天里步行回家……

着世上有太多不完美的母亲,所以李焕英才会显得那么伟大,那么可贵。

当我们为李焕英哭泣的时候,何尝不是因为没有付出或者得到过这样无条件的爱,而内心隐隐作痛呢?

03

母亲的种种行为,自己却难以回报万千分之一。电影的最后,贾玲发现,自己穿越回去,一开始母亲就是知道的,母亲也是穿越回去完成贾玲的心愿的,于是泪奔。

母亲是我们情感的守望者、寄托者,她承担了我们的喜怒哀乐,包容了我们的任性和失误,若干年后,失去后,我们才发现,守在我们身边的,一直关注我们的母爱,才是我们最为珍贵的。

当你终于明白,她之所以深爱着你,不是因为你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仅仅是因为,你是他的孩子。能让她对自己的一生的选择不留遗憾的,除了看到你健康平安,更是那一刻她可以惊喜地发现——这是我的孩子,让我高兴来了。

电影最后的20分钟里,几个穿插的画面,几个温馨的细节,尽显母爱的伟大和可贵,与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特别是那些失去过至亲的人,感同身受的人,在台下已经泣不成声。

尽管前半部分搞笑也好,滑稽也罢,其内核终究还是“人去难再留,空留遗憾在人间”。

贾玲愿意让妈妈和更好的人在一起,拥有更美好的未来,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而女儿也愿意让母亲李焕英能够生活的更幸福,弥补女儿心中遗憾。

母爱是一种永远的暖,子愧则是一种永远的痛。我们只好相信:蜡烛烧完了,烛光,在我们心里,陪着我们,继续旅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