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如何应对候选人提问环节?化尴尬为机遇,做雇主品牌形象代言人
本文作者 | 尘曦猎头 (ID:chenxi_lietou)
转载请联系授权 (微信ID:StKane2017)
一名刚毕业的HR小白,最近面试了位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员。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技术员问了他一个“技术性”难题。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业务壁垒是什么?”
这个问题直接将HR小白给问懵了,场面一度很尴尬。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到小白说出了神仙话。
估计候选人也没想到,这个问题反而让面试官感到困扰甚至难堪。
要想化解尴尬,除了“外交语言”,HR必须提高业务知识。
不懂的业务的HR不是一名好HR。
提问环节,不仅是候选人的加分机会,更是HR对候选人立体判断的复盘。
目录简介
只是随口一问?问题质量反应候选人的质量
学会问题内容分类,巧妙应对尴尬场面
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做雇主品牌形象代言人
“01.只是随口一问?问题质量反应候选人的质量”
“今天先到这里,如果有结果,会在5个工作日内反馈给你。”
相信这是不少面试官的结束语。
因此,在面试结尾有提问环节,已经战胜不少同行了,必须给个赞。
当然,偶然也会遇到“没有问题”的候选人,明显是没有意识到这个环节的重要性!
这时,就需要面试官进行引导,根据问题的质量对候选人进行复盘。
候选人最后所提出的问题质量,我们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等问题:无法从公开资料中得到的经营管理类问题。
公司核心竞争力和业务壁垒是什么?
公司目前在市场上占领的份额如何?
公司最近3年的业绩怎么样?
公司当前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问这类问题的人,通常都有结果导向,并有一定的格局和高度。
候选人看问题是站在整个公司的大视角,而非自己岗位的小视角。
中等问题:无法从公开资料中得到的日常工作类问题。
岗位的工作痛点有哪些?
主要的汇报关系是什么?
团队一共有多少人?
岗位的发展空间是怎样的?
这类问题是聚焦在具体的工作内容层面,说明候选人比较关注上岗后工作开展情况。
问这类问题的候选人通常具有“匠人精神”,要想成为领导,还要加强培养。
下等问题:能够从公开资料中得到答复,以及工作中鸡毛蒜皮的问题。
上下班的时间?
是否提供住宿?
是否提供食堂?
节假日怎么安排?
这类问题会留下“小家子气”、“格局小”等负面印象以及评价。
通常都是娇生惯养、没有远大志向的候选人会提出的问题。
虽然候选人最后问什么问题,并不能决定是否最终录用他。
但候选人的问题质量,的确会影响面试官对他的判断!
“02.学会问题内容分类,巧妙应对尴尬场面”
在提问环节,有的问题会比较平庸,比如下等问题,但也有的问题比较尖锐,不仅限于中、上等问题。
作为HR必须能够辨别和应对:
哪些问题能够回答,哪些问题不能回答,想回答又打不上来该怎么办?
我们先将问题内容分成三大类:全部回答、选择性回答、不能透露。
能全部回答的问题:是候选人对公司进行匹配过程当中应当知道的一些信息。
岗位的薪酬福利?
岗位的职责?
岗位发展空间?
岗位的核心要求?
选择性回答的问题:需要挖掘公司的一些核心信息,而部分信息可能会涉密。
公司的产品体系?
公司的未来发展?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的盈利情况?
不能透露的问题:通常是在面试阶段不适合告知的。
公司业务上存在的问题?
公司最近的重大变革?
公司的产品核心技术?
公司的管理方案?
当遇上不能回答的问题时,我们可以说:
“如果您有幸加入公司,等加入公司再慢慢了解,好吗?”
这就可以打住对方继续深入的询问。
而那些想回答却一时半会没法回答出的问题,我们可以说:
“我对这个问题了解的还不够全面和细致,需要再掌握相对的内容后再给予您回复,如何?”
事后,请一定去找相关部门和领导了解情况,得到哪些问题能进行回复,再和候选人进行反馈。
“03.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做雇主品牌形象代言人”
HR是公司与候选人之间的沟通桥梁,一言一行,影响着候选人对企业的印象。
谁在招聘过程中没遇到过一点尴尬事?
化尴尬为机遇,顺利建立雇主品牌形象。
HR必须懂业务,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在业务领域,作为HR需要掌握:产业规模、行业发展周期、产业链、竞争对手及公司产品。
产业规模:去年国内产业规模总量如何?今年的预计?
通过产业规模,再和公司经营数据进行对比:产品销量、市场份额、市场排名、产品比例等等。
公司是否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机遇。
优秀的候选人,只会选择在行业前沿的企业,这不仅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和应用。
再根据环节、代表企业、规模比例、利润占比、毛利率来进行分析。
掌握公司目前所处的阶段,明确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图表,可以明确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更进一步明确企业的优势。
再结合公司的产品,自然能找到业务壁垒的所在。
为了获取以上信息,HR可以查阅行业专业网站,咨询公司各部门的员工,掌握企业的关键性问题点。
HR之所以要了解业务,除了树立良好的雇主品牌形象,更关键在于构建一场有效的面试。
有效的面试,应该是一场双方实力基本对等,且相互尊重的沟通。
写在最后:
我们都知道候选人对面试态度的不同,面试的结果也会不同。
搭建一场彼此满意的面试,既离不开HR,也离不开候选人。
若想候选人感受到HR的专业,必须了解行业知识、业务知识。
若想HR感受到候选人的优秀,必须把握提问环节,问出有质量的问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表明是尴尬,背后是机遇,这点对双方都是一样的。
推荐阅读
偷拍女性的疑是清华硕士?学历≠人品,资深猎头教你如何考察应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