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币的历史展望比特币的未来

2017-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叽哥的黑板报

马克思曾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在古代,为什么金银被人们当作货币,而非其他?到了现代,为什么纸币取代了金银?如今电子支付大行其道,虚拟货币、比特币炒至万余美元,他们有没有未来?

在人类社会最初阶段,当时是没有任何货币的,人们进行交换的方式是以物易物。比如张三用一条鱼换李四的一双鞋。交易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本来张三除了打渔,还需要织鞋,搭房子等。可以交易后,它只需打到足够多的鱼,用鱼换到他所需的东西。久而久之,便形成社会的分工,分工带来了效能的提升,整个社会也会更加富裕。以物易物有个缺点,它并不能确保被交易方对你的物品有需求。比如张三想用三条鱼换王五的一只鸡,但王五不喜欢吃鱼,他想用鸡换一只鸭。双方都有交易的诉求,却无法将其撮合,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货币了。

为什么人们不约而同的将金银当作货币?

我们首先得想想,什么样的物理性质适合作为货币?

首先,货币是用来交换物品的,天生就是个计量单位,所以要易于分割。货币储藏着价值,还得足够稀有。并且易于分辨。金银有很好的延展性,易于分割。金银诞生于宇宙的超新星爆发(是目前最靠谱的猜测),在宇宙中的元素丰度相当低,也符合稀有的属性。货币天然就具有网络效应,当有足够多的人使用金银为货币时,那么金银一定就是货币。

近代,为什么纸币取代了金银?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每次交易时,一张纸币,可以换取各种物品。我们相信的是这张纸币吗?反过来问问,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说,这只是一张纸而已,也拒绝接受交易,你还会相信他是钱吗?

若钱没人相信了,便失去其价值了。是什么赋予这张纸价值的?

是信用,国家的信用。所有法币的信用都来自于国家的背书。

相较于金银,纸币的优势是什么?

它易于被国家所控制,金银在地球上的总量有限,且需要开采,产量也并不稳定,而纸币的印刷要方便的多,成本也低的多。控制好货币,更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干大事。

因比特币的疯涨,已经多次被媒体报道,有很多人对比特币寄予厚望,甚至期待它取代法币,成为世界的通用货币。关于比特币的未来,众说纷纭,我只说说自己的看法。

信用赋予货币价值,那么比特币的信用是什么?

所有法币的信用都来自于国家的背书,而比特币没有任何国家为其背书。这的确是比特币饱受质疑的一点。国家背书真的是货币所必要的吗?不尽然,国家背书只是赋予货币信用,而比特币因自身算法、技术所限,本身就具备信用。

在保值上,它只有2100万个,永不增发,它有一套加密算法,保证货币安全,去中性化确保整个系统不被操控,再加上超大算力的保护。地球上的任何机构也没有与其匹敌的算力。

在安全性上,比特币的确无可挑剔。

比特币的信用归根结底是技术赋予的,区块链技术为比特币的信用背了书。

那么就引出一个问题,其他区块链货币也具有这种技术,为什么价值却不如比特币?若只要有技术,便可以任意开发币种,这个世界岂不乱套了?

比特币的价值在于人们的信心,只要有人相信它且为它买单,它就值这个价钱。这是我所能想出的最合理的答案了。

不少比特币的信仰者,坚信比特币能取代法币成为世界货币,目前看还任重道远。国家是绝不允许脱离对法币的掌控的。在这个国家的概念深植于人心中的时代,这段路离我们还很远很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