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思想萌芽

2020-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Windy老师

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内在动力:教育问题

一.中国教育思想萌芽

1.孔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

对象:有教无类

目的:培养贤人君子

内容: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原则方法: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思、习、行。

教育作用:庶富教;性相近,习相远。

2.孟子

《孟子.尽心上》最早提到“教育”一词。

儒家,性善论

教育目的:培养君子,明人伦。

3.荀子

儒家,性恶论

教育作用:化性起伪

学习过程:闻-见-知-行

强调尊师

4.墨家 墨子

兼爱 非攻

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为苍,染以黄则为黄

5.道家

绝圣弃智,绝学愚民,绝学无忧

道法自然

反对儒家礼教,培养上士,隐君子

辩证法

6.《学记》乐正克

战国末期

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教育政治功能: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教育的个体功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教学内外相辅: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教育规律: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教育思想:

启发诱导-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长善救失

学不臘等

尊师重道

教学相长

二.西方教育思想萌芽

1.苏格拉底

启发式教学/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

2.柏拉图

《理想国》

寓学习于游戏

3.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

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自由教育-首提出

关注到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分阶段教育。

4.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世界上第一步研究教学法的著作;

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

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学习过程:模仿-理论-练习

班级授课制思想萌芽。

反对体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