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书让生活美好简友广场

学会复盘,才能翻盘

2023-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西陆华胥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405/500 天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复盘高手》,一本教人如何做好复盘的书。

1.听书笔记

01)复盘的核心特征是要有完整的学习逻辑。复盘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变化趋势,把握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变化的关键要素。

02)当发现目标不够清晰时,不妨试试反复追问: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是什么,然后用文字明确地写出来。

03)复盘的核心特征是学习逻辑,由此复盘可以分为三个环节:观察、反思、行动。

04)复盘常用工具:

SMART原则——确定目标

鱼骨图——有序分析

人机料法环——搜寻问题

专家法——锁定症结

四象限法——筛选行动

05)SMART原则最大作用,是把所有人的目标真正统一起来,让它够具体、可衡量、可实现、有时间限制,避免无谓的内部资源消耗。

06)鱼骨图,是一种对抗思维混沌的利器,通过抽丝剥茧细致缜密地梳理因果关系,最终会看到解决问题的潜在方案。

2.听书感想

复盘这个词,从围棋领域的专业术语,经过联想公司品牌故事的广泛传播,现在已经是广为人知,成为当下职场人的必备思维模式。

可是,我们平时做的复盘,真的是对的吗?是高效的吗?有没有办法通过一次次复盘,加快个人成长速度呢?

说到这儿,不由得想起来自己曾经工作过的一家公司,复盘文化特别浓厚,从上到下全员主动或被动地形成了复盘习惯。

习惯成自然的事儿,大家会对大项目和小事情,都进行颗粒度很细的复盘,细致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商务场合的着装、站姿以及表情,会场之上的坐姿、行为、发言,都会纳入复盘反思的视野之内,公司也积淀了很多类似XXXX方面注意细节100条的干货内容。

这样的事事复盘、追求极致的文化,不了解的觉得小题大做,可是对于一个处在快速发展状态的公司,这是统一思想和行为模式很必要的工作,能让大家保持在一个频道上。

而且,就个人而言,一旦培养出这种颗粒度级别的复盘模式,能将自我要求提高一大截,看问题和事情的精度和深度与同龄人相比,出现了特别明显的进步。

我个人在那一段时间,真的是经历了裂变式的成长,每一个月都突破自己。

这样的区别就像是,同样是看电影,有的人只是喜欢看电影的氛围,随着剧情或悲或喜,看过以后就抛之脑后,甚至没有去想剧情的矛盾、人物的亮点,只是觉得好看。

而有的人不只是看,还反复看,甚至一帧帧画面研究构图,梳理剧情研究怎么讲故事,探究人物塑造的方式,不同作品之间做对比,输出一篇有深度的影评。

想想两者之间的差距,假以时日,那得是有多大啊。

当然,有的人会说,这么细颗粒度的复盘实在太累了,差不多就行了。

职场如战场,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果在一个环节上放松一寸,那么一件事乃至一个项目上就会松垮太多。

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不抠细节,不较真儿,就很容易被惯性推着走,走着走着就往下出溜了。

既然事情已经做了,那就不如做好做精,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时间值得,没有被白白浪费。

平日里的顺境尚且如此,逆境更需要复盘反思。

正因为是逆境,所以不如意的地方更多,负面思考就都是坎儿,困难一个接一个,事事不顺心。

可正向思考一下,否极泰来,逆境就是修炼心性的好机会,面对问题多复盘,反而能收获更多,不失为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这就是,学会复盘,才能翻盘。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