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8 成都之行的收获1

2019-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Alice_happy

2019年10月22日 遇见牛人干货

get了一位牛人的宣传交流心得,恨只恨相见太晚,如今我已是水深火热,错过的风景再也补不回来。

牛人从以下三方面做了总结:

一、影像采集

这一点上我经常力不从心,只有一个人却要做很多个人的活儿,不能专心的采写,看过这里才明白,只有全民采集才能真正意义上得到完整的工程影像。

1、照片、视频采集

一般是同一部位的图片若干张,视频若干段。

2、如何调动采集员积极性

以点带面,用荣誉感和参与感,进行煽动和全覆盖。一般采取定点拍摄+施工拍摄结合的方式。

3、如何避免存储量太大的问题

有计划性、针对性。其实很多施工只是部位不同,工序、工艺等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就要注重合并同类项,无需每个地方都要顾及到,只是在过程中多留意那么几个点,比如我在A部位采集开挖资料,在B、C、D......部位采集管道铺设资料,在F部位采集路面恢复等等。要有一个大致的计划,不要盲目采集,导致数据过大,最终存储、挑选困难。

同时重点报道某部位时,应先了解整个工程再去采集照片。

4、采集技巧

(1)大小对立统一

过分强调凡工程拍照追求大场面是不可取的,至少对我们这样的项目不适应,要根据实际灵活调整。比如长宽大的河渠,我们可以从大角度对工程拍摄,甚至可以采用航拍,大场面辅之以局部特写,更能打动人。【图例:兰水菜地航拍与局部特写;鱼塘航拍与局部特写;沙背坜整体与局部】

(2)定点拍摄

定点、定向、定时。

展现建设动态过程,通过对比,强化感官冲击。拍摄的频次要根据工程的工期来确定。【图例:鱼塘:周一三五七,上午;沙背坜定点:不及时】

(3)加入人文元素

工程影像采集时,也可以加入人文元素来,比如沟渠、湖塘治理后,周边摇曳的绿叶、水面盘旋的蜻蜓、渠边蹦跳的小鸟、水中徜徉的鱼儿;再比如烈日下工程建设者脸庞的汗珠、完工后满脸的笑容、攻坚时坚毅的神情;再比如湖面荡漾着的夕阳或倒映着的蓝天白云;这些,都会让我们的影像变得有趣味,有活力,有感觉,有情怀。【案例:鱼塘睡莲与白云,水给人的感觉是活的,搅动】

(4)仪器

三脚架(手机+相机)、手机平衡器、航拍器、手机镜头

二、影像采集

经典APP推荐:

1、图片

美图秀秀:制作闪图GIF

图虫APP:卡点图片,很多模板可选,水印在可接受范围内

印象APP:拍摄及处理

PS

2、视频

爱奇艺万能播放器:转码、制作GIF

美拍APP:制作的视频可不带水印

印象APP:视频剪辑及拍摄,带水印

会声会影:视频剪辑

Pr

三、新闻写作

1、提前策划

项目完工后产出什么?策划倒着来:宣传片+宣传册。最好是能针对整个项目做一个整体的宣传策划,对重点部位做专题宣传策划。

策划要关注、围绕当前的重点工作展开,站位要高。我们的宣传工作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跟踪好重要部署,重点工作,重大成果,不然有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宣传真正的作用没有发挥好。

2、受众与媒介

确定受众很重要,不同的受众会影响到行文表述。当前,我们的宣传媒介大致有工程局官方网站、外部媒体(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美篇(内部+外部),不同的媒介,意味着有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关注点。

民生工程,重在惠民,对外的宣传很重要,行文与内部宣传还是有所不同,语言要接地气、朴素,专业性术语尽量要少,或转换成通俗的说法,以便于外部人员的理解。【沙背坜采访老人案例】

3、及时性

真实、客观、及时。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不再赘述,及时性方面尤需注意。

新闻宣传其实很辛苦,为了赶出稿子吃不上饭,通宵熬夜都是常事,为的就是把还热乎着的“饭菜”端上桌。有一个做法可供大家交流,有些重要的宣传可以多种渠道次第进行。我们很多宣传人员都是办公室主任,譬如哪一天开了一个重要的会,传达了一些重要的精神,会开完了,我们还要去安排领导的行程、饮食、住宿、休息或下一步要参加的活动,等消停下来的时候,已经灯火阑珊了,人也筋疲力尽了,怎么办呢?

利用好工作群,分享性质的APP做好过程宣传。边开会,便发图片或视频边宣传,这时候抖音、美拍、微博等都可以利用起来,关键的消息已经宣传出去了。剩下的时间,就是撰写稿件,提升,二次宣传。

4、要有生命力

切忌将稿子写成总结或汇报,干巴巴,索然无味。文稿要有生命力,能抓住别人眼球。

立意,赋予文章好的灵魂。落笔之前要思考好文章的立意和角度,在文章出生前就赋予他一个灵魂。否则东一榔头西一锄头,不知所云。

拟好题目。俗话说“秧好一半禾,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精炼,新颖,就有吸引力,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重视题目的重要性,但不要做“标题党”。

写好导语。导语是“抓心的手”,导语有很强的吸引作用。可以采用开门见山、设置悬念等方式。

抓住重点。不要过于追求全面,恨不能把技术、质量、安全、物资等等全部囊括进去,没有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要忽略小事,事小,但我们不能就说道理小,水平低,就跟刚才说的拍照的人文元素一样,治理后清澈浅水嬉戏的几只鸟都能反映我们的治理成果。从小事中发现问题,讲出道理,更考验一个人的观察力与写作功力。

捞干货。干货才能持久吸引人,泛泛而谈,言之无物不能打动人。

5、涉猎广泛

如果你根本不了解行业背景、专业术语,是根本没办法形成自己思路的,没有思路就谈不上写稿子。建议多研究一下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现场采集影像的时候,多与现场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对现场有更直观的感受。

6、多角度切入

多角度切入,主要是避免审美疲劳,比如河渠、湖塘治理,每一篇稿子都是治理前治理后对比、问题与解决措施、民众正面反馈这样的结构的话,纷纷推出后极易引起审美疲劳。那么可以考虑多角度切入。是否可以采取侧写?比如典型人物带动工程宣传。是否可以见微知著?以某件小事来展现效果,比如鱼塘遇上宗祠(鲶鱼吃掉放生鱼等)。是否可以从技术手段写起?比如河渠治理装上“千里眼”(监控),调蓄池遇上“航拍”。是否可以从领导的一句话写起?从评价性语言写起,进行回顾或展望。诸如此类,等等。

7、不要闭门造车

新闻稿是“采”出来的,是写出来的,不是造出来的,造出来的新闻稿没有感染力,不能打动人。

新闻宣传人员应该多到现场,去看,去问,去发现。

8、发现与发掘

新闻宣传人员的头脑,应该是一张永远张开的网,善于捕捉“闪光点”。很多新闻宣传点需要我们主动去发现,然后发掘。哪些地方呢?

会议(记录、纪要);领导讲话稿;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采访,重视采访,采访的人员是多样的。

9、内容与形式

一般新闻事件的阐述其实很简单,可能寥寥二三百字就介绍完了。这样的要想进行丰富的话,需要挖掘新闻背后的意义,而非简单阐述具体事件。

举个例子,领导检查是常态,大多的新闻通稿无非是以下结构:交代检查的时间、地点、人员,然后是检查内容,最后是提出要求。5W就解决了(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事(what)、何因(why )、何人(who ))这样的稿子写起来很简单,往往也很平淡,我们可以转换一下,比如,这个领导来检查着重提出的表扬/要求是什么,背景是什么,相应的措施又是什么,具体点,某领导参观完,听完汇报后,说,你们这个项目的安全工作做得特别好。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此次检查,重点对安全工作进行总结提炼宣传。再如,某团体到某项目调研,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选择在这个地方,是因为哪些方面促成的,进行总结。

但是要注意一个问题,内容背后发掘出来的意义往往是十分考验人的,建议提前咨询相关的领导或专业人员,不然你延伸出来的,可能南辕北辙。

碎片化阅读成了当下的一种阅读习惯,很多人看一篇新闻稿,往往是看一下题目,手段,中间部分扫一眼,末段看一下,就关了。

通过形式上的改变,或可改变这种问题。

新闻稿在结构上要适当讲究点技巧,避免平铺直叙,一言到底(长句也不宜太多,最好有种参差的美感)。在保留事件必须要素的基础上,调整结构,可以递进式,可以并列式,也可以递进加并列式,但最好分豆腐块,并加上小标题,一层一层地吸引人。如果小标题够吸引人,还会再具体看看内容。

而且,用小标题,会使整篇文章条理更加清晰、排版更加美观。

10、翻出新样儿

我们常会想,有些常态化的工作宣传,怎么避免“老生常谈”?

跟工程治理前后对比一样,找不同,找变化。比如安全生产月年年搞,年年有不同的主题自是不假,每年的活动安排大致是一样的:成立领导小组、启动仪式、签字、警示教育、知识竞赛、演讲等等。每年的宣传稿写出来的,除了主题不一样,好像其他的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那我们可以从不同、从变化上找突破,比如以前我们内部自己搞,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针对河长制工作,联合搞呢?我们今年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呢?等等。

11、文章不厌百回改

要有反复修改的毅力。有道是“千锤百炼出好钢,再三修改出华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