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问:面对不同阶段的修行者的提问是不是应该有不同程度的回答?

2020-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嘉言嘉话

网友提问:面对不同阶段的修行者的提问是不是应该有不同程度的回答?甚至某个回答是不究竟的反而更有好效果?

换句话说,在网上上提问回答,这个答案可能并不适用所有人?过于究竟的答案智慧不足的人可能反而看不懂?

所以说,修行者的问答是否只局限于一对一指导才是最好的?

也就是说,对于修行问题的网上的答案即便非常正确,究竟,但可能并不能让所有抱有该问题疑问的人释疑?

不过换句话说,一对一的指导也不一定能解答提问者的疑虑,这还要看答者的智慧吧?

法嘉宗智回答

讨论这个问题,有一个不得不谈的词儿——“次第”。

通俗讲,次第就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进步过程,而且下兼容。随着定慧水平越来越高,破除的无明(烦恼、贪嗔痴)也越来越细微。

我们宣讲佛法的目的,是让众生通过自己的真修实干,从自己的烦恼中解脱出来,

那么不同阶段的修行者,自然就有不同阶段的烦恼。也自然就有与之对应的操作方法。

这个当然是一对一最有效。在自度的阶段,这是上上选。

当然,到了自己有所成就,需要度化别人的时候,多听多学多看看高手怎么为其他师兄们解答问题,自然是大有裨益的。

至于某个回答是不是不究竟的。可以这么说,凡有所说,都是不究竟的,都是方便接引,都是指着月亮的手指头,让我们“进入真理实相”的一个路标,终归还要自己回头看。

六祖一句“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是否究竟?可以用20万字来说他如何究竟,也可以用20万字来说他如何不究竟。真实的究竟,是没法用语言表达的。自己有了就是有了,没有就是没有。

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否究竟?如果没神秀的那个“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在先,那就是边见、就是断灭见、就是邪见、就是偏空、就是狂禅。但是六祖的这个偈子不是为了说“没有”,而是要破神秀的那个“有”。所以此时此刻,就究竟圆满了。如果不了知六祖做这个偈子的目的和经过。单拿出来“不是树,不是台。”就落了文字相,更钻了魔境界。

六祖今天真倒霉,咱们继续说六祖的那句“心平何劳持戒”。多少修道狂人死在这句话上。被这六个字活活耽误了一辈子。为啥?他觉得自己心平了,用不着持戒。而且堂而皇之的栽赃给六祖,这和何劳持戒不是我不持啊,是六祖说用不着啊!六祖说的心平,是究竟了义的心平啊!咱的一肚子贪嗔痴,他真不平啊!!!两千年了,六祖肉身不坏,还坐那儿呢!咱有这手艺的时候,再来说持不持戒,用不用禅。否则就是狂慧,就是狂禅,就是禅油子,就是佛棍。

回答多少,问多少。都是听闻。听来了都是意识境界,都是文字相。这些东西最骗人。到了究竟处才知道“空拳诳小儿,黄叶止儿啼。”

找个善知识,对自己修行了解,对自己修行负责的人,把自己当个傻子,他说做啥咱做啥,踏踏实实干下去。其实这才是最好的效果,没有之一!

内容来源:嘉言嘉话App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