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
一个星期的时间,又把《瓦尔登湖》重新读了一遍,这次再读,内心对于究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又多了一分坚定。
我们的内心,只有在我们最舒适最优雅的状态下,才能真正地绽放。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我相信很多人会跟我一样,我们常常在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中疲于奔命,我们感觉到疲惫不堪,却又不得不拖着一副躯壳,像大部分一样地上班、下班,挣钱、养家、结婚、生子。
我们似乎总是在不停地赶路,前边的人引领着你,后边的人推搡着你,忙得都忘了问自己,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些我们终其一生都需要回答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逃避回答,我们只是在按照别人想要我们过的生活,或者按照别人的生活轨迹,按部就班地生活。
所以说我们现在读《瓦尔登湖》,如果只是欣赏瓦尔登湖的美还远远不够,要真正理解《瓦尔登湖》的精髓,其实是在开启一次对自我的拷问:
我们现在过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拜造物主所赐,我们何其幸运地来到这个珍贵的世间,就真的要这么过一辈子?
梭罗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生的活法有很多种,选择权在你自己手上。
1. 我们究竟在害怕什么?
“1845年快到3月底的时候,我借了一柄斧头,走到瓦尔登湖畔树林子里,就在离我打算修造房子的最近处,开始砍了一些虽然高大但尚属幼龄的箭矢形白松,作为造房用木材……在春回大地的日子里,令人不快的冬天正在跟冻土一块儿消融,而蛰伏的生命则开始自我舒展。”
这一年,征得他导师爱默生的同意,梭罗在爱默生的地块,瓦尔登湖畔亲手搭建一间小木屋,从此与大自然朝夕相处,在那里度过了两年多的时光,被后世称之为不朽之作的《瓦尔登湖》正是诞生于此时。
1837年,梭罗还刚从哈佛大学毕业,在这时候他是一个强壮健康的青年,刚从大学里出来,他所有的友伴都在选择他们的职业,或是急于要开始执行某种报酬丰厚的职务,梭罗却需要思考,如何抗拒一切通常的道路,保存他孤独的自由的决心,实在是难得的。
——这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辜负他的家庭与朋友们对他的天然的期望:惟其因为他完全正直,他要自己绝对自主,也要每一个人都绝对自主,所以他的处境只有更艰难。
这一点是很多中国诗人所做不到的。他们往往穷困潦倒,颠沛流离,一方面追寻着内心的浪漫主义,一方面面临着如何吃饱肚子的现实问题。
这也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
但是正如梭罗说,获得一个人所必需的食物,一点也不费事,一个人饮食可以像动物一样简单,但仍然保持健康,孔武有力,不是吗?
要想吃饱穿暖,要想谋生,在这个时代,早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2. 梭罗的乐观
梭罗则更像王阳明一样,强调知行合一,他侧重超验主义中人的“自助”精神,主张回返自然,保持纯真的人性,这也使得他最终选择了入住湖畔林居。
所以说,梭罗选择在瓦尔登湖独居,绝不是在消极避世,而是在做出主动选择。
“我无意写一首闷闷不乐的颂歌,可我要像破晓晨鸡在栖木上引吭啼唱,只要能唤醒我的左邻右舍就好。”
在梭罗生前,《瓦尔登湖》籍籍无名,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其声誉与日俱增,被誉为美国环境运动的思想先驱。《瓦尔登湖》出版之际,各个出版社纷纷约请著名作家为之写序。这正应了杜甫的那句诗,“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但这并不是梭罗真正在意的。梭罗说:
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犯不着千辛万苦求新,无论衣服还是朋友。把旧的翻新,回到它们中去。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梭罗说,要意识到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不管我们的生活多么卑微,那也要面对它过下去,不要躲避它,也不要贬损它。
3. 我们依旧要回到《瓦尔登湖》
梭罗的《瓦尔登湖》写作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彼时正好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七十年代)之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社会问题越来越凸显。
虽然中间相隔了一百多年,今天的我们也正好赶上高速飞奔的时代列车,我们一方面享受着经济繁荣带来的物质繁荣,一方面也不得不面对我们精神上的一片荒芜。
如今,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我们反而有了更多的机会慢下来,去反思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也有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人卖掉北京的房子,去云南、去终南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有人离开城市,回到自己的家乡,一边照顾家人,一边也通过互联网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李子柒。
他们要么像梭罗一样选择隐居,过离群索居的生活,要么在尘世间不断地行走,寻找人间的烟火气。
不管是什么方式,我们都在开始走向对自我的探索。
你来人间一趟
你要看看太阳
和你的心上人
一起走在街上
了解她
也要了解太阳
虽然我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世俗的压力依旧会很大,依旧有很多人,想要对别人的生活品头论足,甚至横加干涉,依旧有很多人想要把这些“离经叛道”的人拉回到他们觉得正常的轨道上来。
有人说,过梭罗那样的生活,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和毅力。当我们寻找、探索自己的内心时,梭罗成为我们最大的安慰。他说:
让我们像大自然那样从容地度过一天,莫让掉在道轨上的硬果外壳和蚊子翅膀而造成出轨。让我们黎明即起,用或者不用早餐,心平气和,泰然自若;让人来人往,让钟声响起,让孩子们啼哭——决心好好过日子。为什么我们要认输,随波逐流呢?让我们不要饮食无度,佳肴珍馔就像浅滩,有着可怕的激流和漩涡。
在这样一个时代,梭罗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也让我们看到,人生绝不只是苟且和庸常,它还有更多的可能性。这也使得我们在读这本《瓦尔登湖》时,又有了更多比照现实的意义——
时至今日,我们依旧需要回到我们心中的瓦尔登湖,那里湖面总是澄清,那里空气充满宁静,雪白明月照在大地,我们的内心世界藏着我们没有发现的秘密,我们奔向那些我们未曾到过的地方,去追寻、探索人之为人的价值。
这正是这本书永不过时的魅力所在。
砍柴土家农业重金属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