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绑架的餐饮结构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服务业快速成长,其中权重较大的餐饮,同样蓬勃发展,作为消费者,在感受便捷与丰盛的同时,也被这个时代的餐饮结构所绑架。
网红经济一直存在,只是那个年代,由明星把持,但明星的主业是拍戏,作为副产品的物资推销就显得极为有限,所以那个时代还是渠道为王。如今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红,推销为主营业务,即是消费者的代言人又成为产品的推销者,双层角色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成功的。
餐饮网红像一次“文艺复兴”,使得“民以食为天”得到生动的演示,不会做饭的消费者也开始进入厨房,按照网红主播一笔一画的姿势,制作出美味的食物。这些主播手艺很棒吗?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有一点是共识,食物的处理必须简单,甚至有趣,尤其是在色泽上。故此,打开一份主播大餐的视频,必然是酱油,老抽,蚝油,全上阵,一顿操作便出锅。为了配合这种操作模式,厂商也是尽心尽力的增加这些酱制品的口感,更符合我们的味觉,优化酱制品的色泽美化食物的外观,调制迷人的香料,激发我们的嗅觉。按照小王子的说法,这是一种“驯化”,建立关系的必须。至此之后,我们与其它食物的关系,必须建立在这种“驯化”之下。
如果说,网红效应塑造的是全民口味的改变,外卖时代限定的就是食物的种类。那是一个下午,中午吃过咖喱蛋包饭。在餐厅待了一个下午,作为客串气氛组成员,整个下午,只看到,一家三口外加一个小姑娘来就餐。我在想,这家店明年是否还会存在。又在想,为何如此惨淡?
这是一家商场的负一层,这里又属于写字楼密集区域,显然,外卖是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咖喱蛋包饭的原料是米饭,煎蛋,咖喱,三者匀称的摆放在盘子上,如果走外卖,分盒无法吃出咖喱的乐趣,合在一起又会成为泡饭,自然只能等待顾客上门就餐,其结果就如我上文所述。外卖对于这种食物是不友好的,营业额上不去,只能关门大吉,外卖筛选出来的餐饮,就只能是我们常在外卖下的订单。
口味的改变,食物的限定,依旧少不了资本的身影。
北方人喜盐,南方人好糖,第一次经历咸甜豆腐脑的选择是在昆山的一个路边摊,果断选择加糖,结果是难以下咽。昆山作为电子产业发达的城市,外来人口占比较高,这种选择自然是人员流动的产物。当年在怀化的街头,拒绝了一家又一家米粉,依旧难以寻觅到面馆。即使街头的馒头,也是一股甜味。作为本地人口居多的城市,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故此我们可以在人口流动的城市看到不同城市的美食,并且较为正宗。
资本是野蛮的,当这位野蛮主开始参与,就是一种人为的纠正。当年摔碗酒火爆,很快在不同的城市兴起,蔓延的有多快,陨落的就有多快。致使现在风俗各异的城市,没有本土自然塑造的美食街,都成为了大同小异的“连锁店”。同质化的严重,既是一种对消费者参与心态的打击,也是对本土真正美食的弱化,毕竟资本的加持可以外化其它特色,延长其寿命,直至让本土美食退出市场。资本又是聪明的,如今很多连锁品牌不仅在大城市完成占有率,又在小城市布局。模式总可以重复的使用,那些没有技术的小吃,依靠简单的操作,过量的宣传,挤兑走了老手艺人,老店。到了那个时候,我在街头寻找的就不是一碗面,而是一位独立的手艺人。
凭借着浪潮,看似大家都被冲上高空,但实质是在冲高的过程中,大浪吸收了小浪。跌落下来再次冲锋时,只胜下几朵大的浪花。
小城雨田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