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

2024-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不开口的巴旦木

说服的定义。

说服起作用的路径

如果某条信息有吸引力,引起了你的注意,那么该信 息就更可能令你信服。

中心路径。

外周路径。

现实中的运用。

路径影响行为

说服的要素

说服者:信息的传达方

说服内容:信息特点

理智与感情。纯逻辑的还是饱含情感的信息更有说服力?

假设你要筹划一项救济全球饥荒的活动:最好的说服办法是逐项列出论点并引 用一大堆具体的统计数据.还是诉诸感情(例如讲述某个忍饥挨饿的孩子的感人故 事)?答案取决于说服的对象,有良好教育背景或者善于分析思辨的人更容易接受理 性的说服。有思想和积 极参与的说服对象会选择中心路径,他们对具有逻辑性的论点回应最好。而不感兴 趣的说服对象则会选择外周路径,他们更可能受自己对说服者的喜好影响。

如果信息来源非常可靠、 不容忽视,那么与说服对象的立场差别很大的论点能最大限度地改变他人的观点。 如果听说声誉卓著的文学家艾略特高度评价一首不看好的诗歌,比给出 些许称赞更能改变人们的观点。但是,如果某位二流师范大学的学生评价一首不看 好的诗歌,则无论是给出高度评价还是些许称赞都不会有说服力。所以例如如果我们想要说服父母进行锻炼,可能性取决于在父母眼里,我们作为信息来源方是否享有盛誉和权威?如果是,那么我们应该推出一个完整的健身计划;如果不是,我们,则应明智地选择温和点的诉求。

另一方面,如果温蒂的父亲还没有考虑或者不太关心锻炼的问题(而不是完全 反对锻炼),她可以采取更为极端的立场。所以,如果你是值得信赖的权威而且说服 对象又不十分关心谈论的话题,那么大胆去做吧:倡导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很有可 能成功说服他人。

正面说服和反面说服。只表达己方的观点,还是先接受对方相反的观点然后再反驳?

是否需要先承认反面的观点,再提出自己的观点会更有说服力呢?例如说我们希望说服大家进行垃圾分类,我们可以这样宣传: 请将垃圾进行分类,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丽,虽然这样做可能会给你带来不便!(反面)这里,正面观点就是说垃圾分类是有益的,反面就是说垃圾分类是很麻烦的!承认反面观点,提出正面观点。这对那些最初持反对意见的人更有效!

首因对近因。如果双方人员同时在场,例如社区会议上人们需要依次发言,那么先发言还是 后发言占优势呢?

如果两种信息接连出现,并且接受者要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反应,那么最先出现的信息最有利(首因效 应)。如果两种信息在时间上是分离的,而要求接受者在第二种信息出现后立即反应,那么第二种信息最 有利(近因效应)。

遗忘会造成近因效应:(1 )当时间长到足够分离两种信息.( 2 ) 说服对象在接受第二种信息后立即表态。

如果两种信息依次连续呈现,并且之后经 过一段时间,此时就会出现首因效应,尤其是在第一种信息引发了思考 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说服渠道

主动参与或被动接受。口头呼吁是否比书面诉求更有说服力呢?

不一定。那些经常在公众场合发言的 人,比如教师或者演说家,常常因为沉醉于自己的言论而高估了话语的力量。当询 问一个大学生校园生活中哪些方面的经历最有价值,或者在他们第一年的大学生活 里,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我不无遗憾地说,几乎没有人会回忆起我们这些老师所 记得的那些精彩教学。

说服对象:信息的接收方

极端说服:邪教的洗脑方法

洗脑成功的因素。

引发行为上的承诺: 顺从导致了接纳。

运用有效的说服原则。

说服者。
说服信息。
说服对象。

抵制邪教说服的方法

抵制说服的运用

如何说服青少年抵制吸烟。

如何抵制广告的说服。

态度免疫的意义。

要抵制洗脑,最好的方法并不是对当前信念进行更大强度的教化灌输。如果父 母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可能会成为邪教分子,那么他们最好能够给孩子们讲解各种邪 教,并帮助孩子抵制那些诱人的请求。能接触到各种观点的人辨别能力更强,面对说服力强而非说服力弱的辩 论时更可能改变观点。如果对个体观点的质疑遭到反驳, 更可能巩固而非动摇个体的立场;如果这些威胁资讯可以在其他有类似想法的个体 身上得到验证时更是如此。

针对说服者来说,应该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效果不佳的说服还 不如没有。因为那些拒绝说服的个体会对以后更进一步的说服产生 免疫力。

后记

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和批判性的思考者吧; 强迫自己与之争论。听完一次政治演说之后,与别人一起讨论。换句话说,不要光听, 还要做出反应。如果该信息经不起仔细推敲,那么它就是再糟糕也不过如此.如果 它经得起推敲的话,它对你的影响可能会更为持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