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金融生态“跑马圈地”,百度金融如何脱颖而出?

2018-03-28  本文已影响16人  21350be14c8d

2017下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骤变,金融科技的概念正席卷整个领域。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正加速金融场景落地,但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并非易事。在美国,由于金融业的壁垒相对“森严”,谷歌要切入金融领域就非常难。

那么在中国,BAT是如何打造金融生态的?百度又如何推动金融的智能化革命?

作者丨解夏 来源丨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BAT金融生态布局

互联网金融行业有今天这样的巨变,其实早在金融“互联网化”时就已埋下伏笔,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金融互联网化。我们常看到的“网上银行”,就是简单地将金融场景从线下搬运到线上,进行“互联网化”。

第二阶段,互联网公司金融化。即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公司,通过短平快的手段,拓展金融业务,迅速抢食线上金融领域份额,包括P2P的理财、借贷、众筹等。

第三阶段,金融科技。不限于传统金融攻线上、互联网金融攻线下,而是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及科技公司三方联合共赢阶段,也是新生态重塑的阶段。

与前两个阶段不同,第三阶段更依赖于大数据、云计算甚至是区块链技术的支持,此外,金融、互联网、科技这三方不再是针锋相对的竞争关系,而是互相合作、共赢的态势。

阿里、腾讯、百度三家公司是这一阶段的代表,分别以消费场景、社交场景、智能应用场景切入这场金融战,为金融业务增添科技底蕴的同时,各自构筑征信体系,打造金融生态。

阿里目前的金融生态呈现出大而全的景象,依托庞大的电商基因,通过天猫、淘宝等电商消费平台,涵盖B2B、B2C及C2C业务,以商家、消费者为杠杆,与银行、商家等多方合作,横向打通生态体系。

早在16年前,阿里就要求(B2B业务的)中小企业在交易网站上建立自己的信用档案,并展示给买家,此后,还推出了“诚信通指数”,衡量会员的信用状况。这一动作为阿里金融起步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淘宝网成立的同年,支付宝也诞生了,随后几年,阿里逐步搭建了完备的商家信用评价体系,这一套数据库让阿里有底气开展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包括与银行合作推出贷款产品,拿下第三方支付市场,进军保险及担保业务,推出理财产品等等。

同时,阿里还在消费金融与小微企业金融进行创新,强大的信用体系背书,天然的数据支撑,使阿里系蚂蚁金服可以做到无现金、免押金等业务,甚至推出借呗、花呗这样的产品,并涉及到水电煤等基础设施,涵盖衣食住行各个场景,从上至下构筑了较为完整的金融服务生态。

腾讯金融业务虽比阿里起步稍晚,可手握微信和QQ两大社交平台,拥有超过8亿支付用户的腾讯,具备打造金融生态的先天优势。

从“社交+游戏”场景切入,腾讯在金融生态里,迅速搭建了消费信贷、财富管理、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信用授信等业务,直接触达金融机构在小微客户群体中的短板,汇聚长尾需求,并拓展全年龄段用户群,以此加速变现能力。

同时,这些需求又反哺回归到金融场景,以先天的渠道优势,腾讯缔造了全场景的金融生态体系。截止2018年1月,腾讯旗下理财通资金保有量已经超过3000亿。

与腾讯、阿里相比,百度金融业务在前期发展中略有坎坷,但在专注于人工智能以来,落地于智能应用场景,形成了独特的智能金融生态。那么,百度金融的生态是如何构筑的?

百度金融的“智能化”革命

回看腾讯、阿里的金融生态布局,似乎都不能脱离“木桶定律”:即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短板效应,各家在稳固自身优势基础上,补足最短的那块板,更多在于抢食当下有限的金融服务市场。

而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Peter)提出的新木桶理论指出,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光取决于短板有多短,更取决于长板有多长。与其他巨头不同,百度金融通过人工智能赋能金融,不局限于当下,而是聚焦于探索金融服务的边际,创造更多智能消费场景,进行多维度的金融创新,延伸连接人与智能的金融“长板”。

这块金融“长板”,来自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悄然智能化,这对于百度金融来讲优势极大。

“一切数据皆是信用数据”,百度的人工智能可以做到征信升级,百度教育贷款可以实现“秒批”,而这正是基于机器学习为基础的大数据风控。

未来不仅是数据的争夺战,对于数据的挖掘也非常重要,仅仅通过人来把控一切,早已无法面对海量数据,但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智能化的手段让百度金融生态更强。在金融的种种场景中,机器可能比人更可靠。

基于强大的受众及流量基础,百度通过智能金融营造全新生态体系,例如可以与百度地图、爱奇艺及其他产品业务实现更好的打通。

如今的百度金融战略生态发展已形成良好闭环。由搜索、地图和爱奇艺三者为基石的“马车”,构筑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由百度搜索、爱奇艺提供流量,地图提供服务,反过来又能充实搜索内容和数据,最终再由百度金融实现闭环。

从传统金融的角度来看,在探索线上的同时,最终都需要落地。而百度智能金融的技术、数据和能力恰恰可以支撑所有金融机构,并减少在探索中带来的不确定冲击,这是其他巨头所不具备的。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导流,更是一种共赢的、良性的生态,人工智能所具备的图像技术、语音技术、识别技术等等,也为未来金融科技、智能金融的走向提供了更多探索场景。

大多数人看完一部科幻影视剧的感受,可能都是“画面效果太炫了”“动作设计太酷了”,但百度大脑团队的博士、博士后看到的却是科幻背后的“科”,语音部门的工程师高亮曾在观影后激动地说:“看剧情发展,我感到环形设计、声纹识别和原厂技术被做到了极致。对,未来人机互动就应该是这样的!”

透过未来视角看现在,用户需要的是一匹更快的马,那么,他的真正需求是“马”,还是“更快”?如果是“更快”,那么是否有另一种能替代马的工具出现?例如汽车、火车。

当生产力扩张、技术革新,消费需求将被释放或者创造出来。未来智能革命有可能颠覆许多“用户需求”,金融只是一方面。

当然,这也引发了我们另一种思考,同样是转账的需求,手机银行就替代了传统银行,就像是“无人超市”兴起,同样是用户在线下有购物需求,但无人超市的兴起,是否意味着售货员、收银员要下岗?那么,智能赋能后的金融,是否也会有基础性岗位消失?但同时,另一种新的、具有创造力的岗位是否会崛起呢?

无论是用户需求、消费场景的改变,还是技术创新带来的改变,都将成为变革驱动力,这一切直接决定了未来金融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几家巨头在未来的竞争力,新的技术将重新定义传统金融产品。而百度金融带来的这场“智能革命”,让金融本身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在指数级增长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或许会变得更加可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