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曲矿投产
西曲矿,是古交矿区建设的第一对现代化矿井,年产原煤300万吨。
西曲矿投产1978年5月20日,基建工程兵434团指战员接受中央军委和煤炭部的命令,作为第一支矿井建设的队伍进驻古交,拉开了西曲矿井建设的帷幕。同年8月25日,煤炭部建安第七工程处在古交组建。1980年11月,基建工程兵405团进驻古交。西曲矿井建设井下、地面同步进行,近万人的建设大军唤醒了沉睡地下几千万年的乌金,经过漫长的地层孕育后就将诞生于世,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建设大军的到来,也增添了山城古交的活力,蜗居山城的古交人民也嗅到了外面世界改革发展的春风。
西曲矿投产西曲矿虽然地处古交工矿区中心地带,居最繁华的古交镇也就一公里多点,但生活服务设施几乎没有,小小的古交镇还从来没有接待过这么多的服务对象,吃、住、行非常困难,可以说除了阳光、空气满足供应外,什么都缺。好在部队指战员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因陋就简,在露天场地搭起帐篷,从汾河里面挑取饮用水,个中的艰辛就连一向生活困难的当地村民看了也惊叹不已,纷纷拿出家中的物品慰问子弟兵。
西曲矿投产大临工程,是工程建设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解决施工的前期配套问题,如工棚、仓储、生活后勤等。古交矿区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将大临工程变成永久工程,减少因临时工程造成的巨大损失。也就是在矿井建设初期,安排部分施工力量根据永久设计方案先期建设一部分建筑物,供后续进入现场的施工队伍使用,既能减少无效投资,又能减少工期损失,使国家有限的宝贵资金都用在刀刃上。这种先进做法不仅在西曲矿开花结果,而且在整个古交矿区发扬光大,在全国煤炭建设中得到了推广。
西曲矿投产环境保护,一直是煤炭建设的短板。而古交矿区处于太原市的上游,水、气、渣等污染物处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太原市乃至整个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为此,古交矿区的建设者们在西曲矿首创以环保治理设施与矿井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为主要内容的“古交精神”,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扬,为全国煤矿建设环境保护走出了一条新路。
西曲矿投产经过全体建设者长达六年半的不泄努力,西曲矿井下、地面生产、生活系统全都建成,投入了试运行。我所参与设计的俱乐部、高层住宅、学校等项目也分别投入了使用。临近投产,指挥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义务劳动,清理场区施工垃圾、杂物,并配合西曲矿清理卫生,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期间,我与同事郭建原、田建国、牛杰、彭波等在老职工陈玉平的带领下,对原煤筒仓、皮带走廊、副平峒等生产系统进行了参观了解,对原煤生产系统有了初步的印象,头一回近距离地观看了井口设施,真是大开眼界。
西曲矿投产1984年12月1日,西曲矿举行了盛大的投产典礼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同志为西曲矿投产剪彩。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优质原煤的列车缓缓地驶出站台奔向远方,古交矿区从此开启了生产、建设同步进行的新阶段。我作为坐场人员,与众多年轻同事一起早早地坐在主席台前,亲眼目睹了这一重要时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