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文化”,忙、茫、盲
ALin: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陈路老师是在我后期职业培训路上遇到的一位授业老师。在我从小至今的授业老师中,陈老师是最特别的老师之一。凭着短短几周的时间便俘获了一大批粉丝,我也是其中一员。
为什么陈老师会这么受学生的喜爱?
像陈老师这样短期培训的老师,大多都是把课讲精彩,督促学生做好复习就算一名优秀的老师了。
而陈老师为帮助学生更有信心和方法的复习,主动召集学生建群,无论群里有没有声音,对一些难点疑点都会整理出来每天晚上在群里提出。
临近考试前夕,利用休息时间,无偿义务组织学生补课做考前冲刺。
这些费尽心力,学校并不知情的自发无偿举动,在这样一个物质功利如此熏心的当下,我并不明白支持他如此去做的原因和动力是什么?
之前在群里突然看到陈老师手写的一篇文章,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又似乎仍不明白。但我感受到陈老师也是一个有情怀有温度的老师。
一直以来,我常常跟自己说一段话:人有时候做一些事情,要先远离利益的去做、去付出,让这件事情本身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也许当下会损失一些得失,但请相信,日积月累这些有意义的事情会让我更有所收获。
这种收获并不是泛指金钱,它可以是尊重、喜爱、信任、支持、认可,甚至是自我价值的体现等等。通俗来说如果这些都有了,金钱它又还会远吗?更何况这些才是远驾于金钱之上一个人真正的财富,不是吗。
这段话的影子,我似乎在陈老师身上看到了。
以下是陈路老师的对于当下“忙文化”有感原文,写出了我们多少人被“忙”困住的焦虑。
陈路:“忙文化”有感
“感觉每天好忙,但又发现没做什么事情。”
“太忙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
经常可以听到类似的话,“忙”就像一种流行病,席卷了全社会,起早摸黑、疲于应对,夜以继日、马不停蹄。
问谁谁都忙,平时想约下朋友出来聊聊天,喝喝茶茶都没空,看大家都行色匆匆。即便是外出旅游,也是忙于走马观花,忙于拍照、购物。为什么国外的人喜欢中国人去旅游,因为大多数国人出去主要是购物。
“忙”的本意都是积极正面的,它代表了一个人的重要性,也说明一个人正在创造价值。忙了,才觉得时光珍贵;忙了,生活才充满希望,才觉得人生充实。有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生活才充满希望,才觉得人生充实。为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而奔忙,即便苦一点、累一点,也自会甘之如怡“忙并快乐着”。
然而仔细翻检我们的生活,不乏这样一些并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忙碌,别人有的也想有,为了面子和攀比,忙得亦步亦趋;什么热闹都要往上凑,忙得漫无目的;做事没有条理、不得要领;忙得心浮气躁;无奈地被“赶鸭子上架”,忙得不甘不愿……
如此种种低效率、低价值的“瞎忙”,如此失去自我的“乱忙”,很容易让人掉入“忙、茫、盲的恶性循环,不仅消耗了宝贵的时间,也疲累了自己的神经。就我个人而言,年青时就是如此。
身处一个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物质激增的时代,如果不忙着追求,可能就意味着机会的流逝、财富的流失。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忙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这是否一定意味着,我就必然要陷入那种忙不胜忙的困境难以自拔,不能劳逸结合,回归自我,学会从容呢?
就个人来讲,则需要仔细梳理我们的忙碌,哪些是必要的,哪些又是随波逐流的,哪些是积极主动的,哪些又是浑浑噩噩的;需要时常扪心自问;因为种种必要的和不必要的忙碌,我们错过了多少与家人相聚的机会,减少了多少自我充电的时间,失去了多少可以分享的快乐。
一位作家说:“理想的人生,应该介乎于我本人目空一切的懒散与世人无止境的疯狂之间。”
一种健康的人生,必定是劳逸结合的。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张驰有度的。就像一次旅行,有时候节奏慢一些,行程简单一些,反而能从细节中收获感动。
在与家人聚餐时,多交流一些工作之外的情感,少看手机。在欣赏风景名胜的时候,多一点优雅趣味;特别是带着小孩出游时,要孩子学习当地的人文历史。当不期而至的琐事纷至沓来时,学会有选择地说“不”;衣食住行、社交往来,少一些攀比跟风……
每一个忙着赶路的人,请不要忘了偶尔驻足休息,不要忘了欣赏身边的风景,不要忘了幸福和健康,不要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我再想我们祖先们留下了价值连城并让我们津津乐道,举世炫耀的甲骨文、金文、竹简、石刻、手迹无数等宝藏,我们能给后人留下什么?是电脑、打印机、还是模板、存储卡?在电脑上打下以上这些字后,我真的非常怀念写字的日子。
陈路
ALin:
我也好怀念、怀念那些曾经用笔与纸,书信联系的日子。
现如今的联系,有了微信和朋友圈,连电话聊天的声音都快消失了吧,更何况与思念之人写些什么。
我们会有一种错觉,每天看朋友圈,便认为我们并不遥远,可我们已经许久没有电话、见面和拥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