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菩提心
一念行者
在我看来,
发菩提心就是发解决一切问题的决心,
发菩提心就是发解决一切困难的信心。
菩提心是针对困难、烦恼和痛苦的,
否则,它不是什么菩提心。
菩提心针对的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困难、一切问题、一切烦恼,
它不排除任何一个或一种,
如果菩提心不是这样,
它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如果你的烦恼在于人际关系,
若你是修行人,
那么你怎样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指什么呢?
在我看来,
如果你是修行人,
此时发菩提心就是发出要解决这一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同样的情况,
如果你是修行人,
若你的困难在于缺乏金钱,
那么发菩提心,
就是要发出解决自己赚钱途中出现的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如果你的痛苦在于亲密关系障碍,
若你是修行人,
那么你的菩提心是什么呢?
解决这一问题的愿心!
愿心生智慧,
智慧即菩提。
你的问题在哪里,
菩提心就在哪里;
你的问题是什么,
菩提心就指向什么。
如果你的困惑在生死问题,
那么发菩提心就是了悟生死,
觉悟真相。
如果你没有生死方面的困惑,
但你是修行人,
你的问题在其它方面,
那么这菩提心就是解决其它方面、
你遇见的一切困难困惑的决心、信心或愿心。
菩提总跟烦恼在一起,
因此菩提心即是解决烦恼的心。
如果菩提不在解决困难与烦恼中显现,
那么菩提心还能在哪里显现呢?
菩提是可见的,
菩提心是具体的……
但什么是菩提?
修行人中很多口说菩提,
但并不识得真正的菩提;
修行人中很多时刻叨念菩提,
但并不一定知道向何处觅菩提。
善知识,
菩提不在口说,
在心行。
若口说菩提,
却不知真正的菩提,
修行万年无果。
菩提在哪?
在烦恼根深处。
何处有烦恼,
何处就有菩提,
何处也须菩提。
善知识,
烦恼人即是须菩提。
若你是真修行人,
当知菩提在何处;
若你发菩提心,
当知向何处觅菩提。
若不知菩提是何物,
若不知向何处觅菩提,
你如何发得菩提心?
善知识,
菩提在一切烦恼处,
菩提心是解决一切困难困惑的信心与决心。
若你的生命在何处遇到问题,
你的菩提心就应该在何处出现,
菩提就应该在何处扎根。
若你的生活缺钱,
你的生命缺乏亲密关系,
若你恐惧于与人交往,
那么菩提心、发菩提心,
就是在这些地方、向困难困惑而呈现!
善知识,
菩提心向自己发,
向困难和问题发,
并非向虚空佛菩萨发。
若遇困难困惑,
菩提心不向自己发,
不向困难困惑发,
而对着虚空或佛菩提像发,
那么此心发错,此发是虚发,
纵使日叨万遍,终无用处。
善知识,
菩提心不在虚空中,
因此修行亦不在庙堂、兰室或精舍中。
修行应在何处?
修行应在困难处,
修行应在你过不去的地方。
何处你的心行不过去,
何处你的念头通行不畅,
何处就是你的修行之处。
修行修行,修的目的就是行得过去。
若没有行不过去的地方,
谁还需要修行?
因着生活或生命中有我们“行”不过去的地方,
因此才需要我们修,
而那个过不去的地方才需要我们修。
修行,就是在我们过不去的地方下功夫。
在我们的障碍处修通、过去,这就是修行。
修行是针对生活和生命中困难或困惑之处的,
修行若不是针对困难或困惑之处,
那么,修行修于何物?
修行修于何事?
修行有何用?
善知识,
困难处即修行道场,
困难处即是道场修建处。
修行是针对生活或生命中困难或困惑的,
若修行不是针对这的,
那么修行是虚妄修行,
梦幻修行,无用修行。
真的修行人是勇士,
是学习做勇士的人。
修行不是一种逃遁,
不是一种躲闪或隐藏,
修行是一种实践敢于面对真相的功夫。
善知识,
闭门不出,吃斋念佛,
恭敬礼拜,非真修行。
真修行者,于佛离佛,
于相离相,
心于俗事不乱修定,
心行困难不逃修慧,
与事上能游刃有余乃真修行。
困难中不悲乃弥勒,
勇往直前真达摩,
不惧不避真修道,
不加不减如来佛。
于世间修行,
带一颗本来心穿越重重困难困惑,
于途中不退不避,
不悲不苦,直达真相,
此乃真修行,真佛行。
真修行即佛行,
能佛行才真修行。
若遇困难回避,
轻则躲进斋室,
重者躲进山林,
此一举动非真修行,
乃懦夫避真道场,入实陷阱。
善知识,
菩提心非向佛陀发,
道场非在庙宇处,
乃在问题处,
乃向困难发。
于修行人,
我们的心在哪儿障着,
哪儿就是我们的修行道场。
心行身行真修行,
不急不乱修真定,
不阻不碍真慧生,
不烦不恼佛陀成。
善知识,
若言修行,当知何谓修行;
若说菩提,当识真菩提。
若不知真修行,
不识真菩提,
于言且修且行,
于言发菩提心,
乃一虚妄语也。
修行修在不通处,
菩提心向烦恼发,
若不此处修且行,
若不向彼发真性,
修行菩提皆妄中。
善知识,
请细思,做无畏道人,
不做惧世小人。
修行修行,
做一个解决困难的行者,
不做心说修行身不行动的自欺自骗之人。
修行是要修得一个行遍一切处而无惧无碍的自由行者,
而不是造就一个匣居陋室不移不动枯人。
修行重在行,
生命应若活水一样的流动起来,
而不是成死水被囚起来。
修行修行,行即是修,
能行即是在修。
若不行,莫言说修。
善知识,
修行造就一个生命自由的实践者,
而不是空口说教者或自欺无为者。
闭门念佛,吃斋空坐,
非佛真弟子。
佛教弟子在于行经,不在念经。
何是行经?
实践佛行。
何真念经?
念念行经。
经在行,不在念;
念在心念,不在空口叨念。
善知识,
佛真弟子,
皆是无惧者,
皆是大行者,
不是空坐者,
不是闭室主人。
勿于空室静坐说修行。
烧香礼拜非修行,
行诸佛教乃敬佛。
修行圆满自身,
圆满自身才可成佛,
若有一事不得圆满,
佛乃不成。
善知识,
若你还自称修行者,
检点自己何处不圆满?
于不圆满处修,
于行不通处行,
做真佛弟子,
以身行经,不以口舌念经。
于事上修行,
莫于佛菩萨像前修行。
红尘中能做真行者,
乃是佛陀降世中;
若山林空坐一万年,
我看并非真入定。
善知识,
修行言定,此定无相,
若定有相,并非真定。
修此定者,乃入幻相,
非佛所教。
你还修这种定吗?
若修此定,
乃修幻静。
幻静非真定,
真定无静相,
若定有静相,
是幻乃非定。
莫修此定,做空幻人。
此非佛教,乃是魔行。
修行之人,
不可追求空相、静相、定相,
因为真空无相,
真静不见静,
真定无定相。
若见空相静相定相,
此空非真空,
此静非真静,
此定非真定,
乃幻空、死静、寂定也,
非活生生生命之本空静定也。
修行乃找生命之本空静定,
修行若见生命之本空静定,
乃知此空静定非修之空静定,
也非修可修来。
善知识,
于觉悟,一切修行乃枉费功夫。
若醒来了知修悟真相,
知任何修行举动乃是枉费功夫,
是梦中人弄梦醒也。
犹若坐椅上人力图把己与椅同时搬起也,
即使努力,终不可得。
梦中人醒,
要么自睡熟醒来,
要么外力推醒。
梦中弄动静让自己醒来,
非是真醒;
若觉醒来,
醒来还在梦中。
若让椅子升于空中,
要么由他人将人椅拉于空中,
要么你下来将椅移于空中,
若你于椅中将椅抬于空中,
即使努力一生,
终不能成。
于人修行醒来于梦犹是如此,
自力不可为。
要么你睡熟自醒,
要么有佛手将你推醒,
于梦中试图将自己弄醒,
难不可成。
善知识,
修行若求觉悟,
觉悟可遇而不可求;
修行若求行者自由,
心力可为。
于障处修,于事上行,
乃可得自由。
于觉悟,
则是桃子成熟,
自有其期,
求不得,求亦不得。
可求可修,但等天成。
善知识,
修行知修行可为、不可为,
乃是于道中行走,
做顺水之人也。
于可为中为,为可成;
于不可为中为,
即使再为,亦不可成。
人之知可为与不可为,
犹如河水知其两岸也,
水于两岸道中行,顺也;
若溢岸而行,漫也。
以顺之势,行远;
以漫之势行,早亡。
修行之人若求无量寿,
修己以合事实,
做顺水之人,
作顺水之行,
行顺且久远矣。
不碰壁乃行顺,
若自在修行人。
善知识,
知天知人,
做个天地间名符其实的顺水修行人吧。
不抗天力,
不逞己能,
与道平行真修者,
无苦无恼佛中人。
望诸善知识思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