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社心理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诠释(14)】

2022-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兴时态_198812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诠释(14)】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1907年开始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

一、自性化

自性化或自性化过程,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分量很重的一个术语,也是其核心性的概念。你若问荣格心理分析家们一个问题,心理分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那么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恐怕就是自性化了。

荣格用自性化这一概念,所要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过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

“自性化过程是围绕以自性为人格核心的一种整合过程。换句话说,使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性,同时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他。”

荣格在许多不同的背景中对自性化现象的描述,都与他个人的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他对炼金术以及炼金术士心理状态的研究,尤其是他自己的“曼陀罗”体验。对于荣格来说,“曼陀罗”就是自性的显现,“曼陀罗”也包含着自性化的发展。因此,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自性化或自性化过程,也就带上了某种宗教性的色彩。荣格在有一次回答提问时曾这样说:“自性化是一种神性的生活,正如曼陀罗心理学清楚地表现的那样。”

国内有些学者,把荣格的自性化,望文生义地翻译为“个体化”。这是有悖于荣格本义的。荣格说,“我使用‘自性化’这一概念,是要表示这样一种过程,在其中,一个人变得‘不可分割’,也即成为一个独立的不可分的整合,或‘整体’”。在荣格后期的著作中,他自己也提到区分整合与自性化时所存在的某种困难。荣格说:“我一再注意到,自性化过程容易和自我的意识化相混淆,并随之把自我认作自性,从而使问题更加复杂。这样自性化就仅仅是自我中心和自发的性欲……自性化并不与世隔绝,而是聚世界于己身。”于是,自性化的思想是在强调和突出某种独特性,而不是强调集体性的考虑和责任。但是,自性化又确实意味着更好并且更加全面地实现集体性特征。或者用荣格自己的话说:“自性化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自性剥去人格面具的虚伪外表;另一方面,消除原始意象的暗示性影响。”

从临床心理分析或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自性化并不是由分析师所引起的,分析家不能将自性化给予来访者,也不能要求来访者自性化的出现。一位好的心理分析师所能做的,仅仅是创造一种能够促进自性化过程的环境,并且以其所能表现的耐心和同情在一旁守望。在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中,自性化被看做是一种源自无意识自然发生的过程。作为心理分析师,并不能任意干涉,尤其是不能用自己的意识来妄加干涉,不管是促进还是阻碍。

二、内倾和外倾

1913年,荣格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就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的性格特征。

每当我们谈到性格时,就会提到“外倾型”或者是“内倾型”,这些都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术语。

当遇到某事时,有些人会表现出厌恶态度,先产生一种拒绝的心理,然后才对事情做出反应;而有些人则坚信自己的行为绝对正确,毫不迟疑地迅速做出反应。

前者对客体持消极的态度,后者则持积极的态度。因此,前者属于内倾型,后者则属于外倾型。

荣格把人的态度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心理能量指向内部为内倾型,较为内向,易产生内心体验和幻想,这种人远离外部世界,对事物的本质和活动的结果感兴趣,喜欢独来独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外倾型人的心理能量则指向外部,易倾向客观事物,这种人喜欢社交、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具体事物感兴趣,擅长交际,人缘也较好。

1、内倾型

比起外部世界,内倾型的人更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对于内倾型的人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周围发生的事情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意,是否可以接受,其本身的价值则没那么重要。

正如荣格所说,内倾型的人对于任何事物最初的反应是拒绝,然后才是观察。

例如,在街上遇到名人时,内倾型的人不会因为这个人很有名就去接近他。他们一定会自己进行价值判断,如果不符合自己的喜好,再有名的人,他们也会视而不见。

内倾型的人一般不会去主动迎合外部世界。因此,在进入新环境或遇到新情况时,他们不能很快地做出恰当应对,会显得扭捏,甚至笨拙。此外,这类人经常归因执着于自身,善于自我批评,有时会显得缺乏自信。

但是,一旦拥有自信,他们就不会因为一些小问题或他人的批评而退缩,而是变得非常坚定。也就是说,当内倾型的人熟悉了环境,并且这一特定的环境适合他们时,他们就能凭借坚定的信念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2、外倾型

外倾型的人以外在客观对象为核心关注点,兴趣在于外部世界,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或状况。但是,他们过分依赖外部世界,因此难以获得人生的充实感。

当外倾型的人在街上遇见名人时,不管是否喜欢,他们都会立刻接近这位名人并试图与其交流,因为这会给他们带来充实感。

上面用来说明每一种类型的模式都是典型的极端模式。纯粹内倾型的人或外倾型的人是没有的,只有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情境的影响而一种态度占优势,另一种占弱势。每个人也能同时运用数种心理机能,只不过各人的侧重点不同,有些人更多地发挥这一种心理机能,另一些人更多发挥另一种心理机能。此外,外倾型或内倾型也并不影响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例如,李白具有较明显的外倾型,杜甫则具有较明显的内倾型,但是,他们都成为了唐代的伟大诗人。

三、感觉、思维、情感、直觉

荣格指出,个人的心理活动中有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机能。感觉告诉你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而直觉则告诉你它来自何方并向何处去。一般地说,直觉在荣格看来是允许人们在缺乏事实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推断。按照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机能的组合,荣格描述了性格的八种机能类型。

其中思维与情感对立互补,直觉与感觉对立互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这四种功能类型,比如,当我们在看电影时,我们的感觉用视觉和听觉来观看影片;情感是对事物的好恶倾向,它决定我们是否喜欢这部电影;思维是对事物是什么作出判断和推理,在看电影时我们会猜想主角们一系列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剧情;直觉是对事物的变化发展的预感,根据我们的直觉和对影片的观看,我们直觉预料接下来会出现什么剧情。

由于荣格性格类型的划分是根据他的力比多学说,而力比多是本能的力量,所以这一理论忽视了人格的社会性,并且带有神秘色彩。另外,荣格提出的8种机能类型,并不是从实际中归纳出来的,而是用数学的综合方法凭主观演绎出来的,各种类型之间界限不清,几种类型的特征也说不清楚。不过,他对内倾型和外倾型论述的部分内容是符合实际的。这种理论现已广泛地应用到教育、管理、医学和职业选择等领域,因为这种简单划分带来了使用上的方便。现在已有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内外倾是人格的主要特质。心理学家编制了测量内外倾的量表,在EPQ和MMPI等量表中也都包含有内外倾分量表。近年来,心理学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内倾性与外倾性具有复杂的结构,它们由许多特质构成。

荣格把两种态度和四种机能类型组合起来,构成了八种心理类型: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荣格划分的这八种类型是极端情况,实际上个体的性格往往是某种性格类型占优势,还有另外一种或两种性格类型居于辅助位置。他的心理类型理论已被实验心理学家证明是基本可信的。

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为什么有的人春风得意,有的人却黯然无光?为什么有的人财运亨通,有的人却一贫如洗?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正是导致每个人具有不同命运的原因之一。

四、超越与整合

自性的整合是指心理对立面之间的整合。主要的内容包括意识与无意识、心理类型的优势功能与劣势功能、自我与阿尼玛(阿尼姆斯)以及人格面具与阴影等之间的整合。自性整合的机制是荣格提出的超越性功能。

超越功能起源于意识与无意识间的张力,它主要作用在于帮助二者的统一。之所以称为“超越”是因为它能够在意识与无意识两极间自由运动。荣格在《论超越功能》文中写道:“对立两极的双方相遇,诞生了充满能量的张力并创造了一个活生生的第三者——不是根据排中律得出的逻辑上的死产,而是在超越两极对立的运动,引向新水平的诞生,新的境界。超越功能以一种连接对立面的品质展现自己。只要对立面被分离,自然是为了避免斗争,他们就不起作用或毫无活力。”

超越功能与自性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借助于超越功能,自性指导着自性化。因此,自性的目的在于实现心灵的完整性,而超越功能可以整合意识与无意识、人格面具与阴影、个体与集体的对立,从而实现心灵的完整性。

荣格的一个洞见就是:对立的双方,并不是必然会发生冲突和争端,也可以以各种方式统一和整合起来,这就是荣格说的人固有的“超越”功能。

“在某种意义上,生活中最重大和最重要的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我们无法解决它们,只能在成长中超越它们。”

人纠结于什么,就会在什么上面投注大量的精力。一个人纠结的层次,就是他生命的层次。唯有成长和超越,才能让生命有所拓展和升华。如果生命的走向是开阔和完整的话,那么,就必然要超越一层又一层的矛盾。

在荣格看来,人的使命就是:把人的天性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把彼此对立的力量锻造成一个统一体。

能整合对立和矛盾的力量,就有了双倍甚至远大于双倍的力量。

举个例子,精神上“雌雄同体”的人,绝不是一半男人,一半女人,而是超越了固有的性别特征的“对立”。因为男女特征(不是生理特征,而是它们代表的心理特征)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一般人总以为是对立和矛盾的;而能同时和谐拥有的人,说明实现了某种超越和整合。

荣格所说的整合、统一与和谐,不是消灭了“矛盾”,而是超越了“矛盾”。这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要达到超越与整合,就要有对冲突的认识。一个人连冲突都意识不到,总是无意识地处于困境中,就很难实现自性化了。

五、MBTI

美国心理学家布里格斯和迈尔斯母女在荣格的两种态度类型和四种功能类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判断和知觉两种类型,由此组成了个性的四维八极特征,它们彼此结合就构成了十六种个性类型。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后,编制成了《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从而把荣格的类型理论付诸实践。同时,迈尔斯又在荣格的优势功能和劣势功能、主导功能和从属功能等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功能等级等概念,并有效的为每一种类型确定了其功能等级的次序,又提出了类型的终生发展理论,对心理类型理论作出了新的发展。

心理类型理论包括下述部分:类型的四维八极及其个性特征、类型的功能等级和类型的终生发展。

理解心理类型理论首先要认识类型这一概念。类型就是指出现在许多个体形式中的一般态度的特殊模式。荣格认为:“类型是一种样本或范例,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再现种类或一般类别的特征。”在十六种类型中每一种类型均在质上有别于其它类型。偏好是类型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可以被理解为“最自然、轻松的去做”。类型理论经常使用利手的比喻来解释偏好的意义。利手的每一个动作都比不利手要自然、轻松、容易。而在运用不利手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注意和努力因此更疲劳和更困难。这意味着个体在外部行为和内部心理过程中均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但在每一个维度的两极中个体总是自然的倾向于使用某一极的方式。偏好和行为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但并不完全一致。

心理类型理论认为,个体中存在着两种根本的差异,即我们是如何收集信息的和我们是如何加工所收集到的信息并作出决定的,由此形成了第二、第三的认知功能维度,它们经常被视为最重要的维度。第一、四维度是态度维度,它们描述了我们对心理能量的处理以及如何面对外部世界。要注意的是类型不存在好坏之分,并且个体在不同时间、场合能够使用所有的偏好。类型理论并不能解释一切也不用于测试能力,它只是说明了个体在态度和功能上的倾向,定性而不定量。

迈尔斯认为类型的发展是一个终生过程。虽然在两个功能维度上对等的发展所有的功能是不适合的。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发展不同的功能是可以的。结合心理类型理论的动力学机制就可以看到,随着个体发现他们最适合的偏好,他们将首先发展其支配性功能,继而,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步的开始发展辅助性功能,青年期是个体对其偏好的明确和发展的时期。而在生命的中后期个体开始发展其早期被压抑和忽视了的偏好,即剩下的第三和第四功能。

心理类型理论认为,个体在出生时就带有先天性的气质和功能上的偏好,这种先天性的气质就是形成类型的原因。但来自家庭、社会等外在环境上的影响非常重要。迈尔斯说,“这是因为环境因素既可以促进个体的先天偏好的理想发展,也可以通过在行为和动机上的消极强化而造成个体先天性偏好的发展遭遇困难甚至被阻止。”这种对个体类型发展的理想途径造成的转变,被荣格称之为“篡改”并认为它将造成神经症或生理上的严重衰竭。

丁俊贵

2022年10月26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