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山本淨禅师
司空山本淨禅师者。绦州人也。姓张氏。幼岁披缁于曹溪之室受记。隶司空山无相寺。
唐天宝三年。玄宗遣中使杨光庭入山采常春藤。因造丈室礼问曰。弟子慕直斯久。愿和尚慈悲略垂开示。
师曰。天下禅宗硕学咸会京师。天使归朝足可咨决。贫道隈山傍水无所用心。
光庭泣拜。
师曰。休礼贫道。天使为求佛邪。问道邪。
曰。弟子智识昏昧。未审佛之与道其议云何。
师曰。若欲求佛。即心是佛。若欲会道。无心是道。
曰。云何即心是佛。
师曰。佛因心悟。心以佛彰。若悟无心。佛亦不有。
曰。云何无心是道。
师曰。道本无心。无心名道。若了无心。无心即道。
光庭作礼信受。既迴阙。庭具以山中所遇奏闻。即勅光庭诏师。十二月十三日到京。勅住白莲亭。越明年正月十五日。召两街名僧硕学。赴内道场与师阐扬佛理。
时有远禅师者。抗声谓师曰。今对圣上校量宗旨。应须直问直答。不假繁辞。只如禅师所见。以何为道。
师答曰。无心是道。
远曰。道因心有。何得言无心是道。
师曰。道本无名。因心名道。心名若有。道不虚然。穷心既无。道凭何立。二俱虚妄。总是假名。
远曰。禅师见有身心是道以否。
师曰。山僧身心。本来是道。
曰。适言无心是道。今又言身心本来是道。岂不相违。
师曰。无心是道。心泯道无。心道一如。故言无心是道。身心本来是道。道亦本是身心。身心本既是空。道亦穷源无有。
曰。观禅师形质甚小。却会此理。
师曰。大德。只见山僧相。不见山僧无相。见相者是大德所见。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悟其道。若以相为实。穷劫不能悟道。
曰。今请禅师于相上说于无相。
师曰。淨名经云。四大无主。身亦无我。无我所见。与道相应。大德。若以四大有主是我。若有我见。穷劫不可会道也。
远公闻语失色。逡巡避席。
师有偈曰。
四大无主复如水
遇曲逢直无彼此
淨秽两处不生心
壅决何曾有二意
触境但似水无心
在世纵横有何事
复云。一大如是。四大亦然。若明四大无主。即悟无心。若了无心。自然契道。
又有志明禅师者。问曰。若言无心是道。瓦砾无心。亦应是道。又云。身心本来是道。四生十类皆有身心。亦应是道。
师曰。大德。若作见闻觉知之解。与道悬殊。即是求见闻觉知之者。非是求道之人。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尚无。见闻觉知。凭何而立。穷本不有。何处存心。焉得不同草木瓦砾。
志明杜口而退。师又有偈曰。
见闻觉知无障碍
声香味触常三昧
如鸟空中只么飞
无取无捨无憎爱
若会应处本无心
始得名为观自在
又有真禅师者。问云。道既无心。佛有心否。佛之与道。是一是二。
师曰。不一不异。
曰。佛度众生。为有心故。道不度人。为无心故。一度一不度。何得无二。
师曰。若言佛度众生道无度者。此是大德妄生二见。如山僧即不然。佛是虚名。道亦妄立。二俱不实。总是假名。一假之中。何分二。
问曰。佛之与道。从是假名。当立名时。是谁为立。若有立者。何得言无。
师曰。佛之与道。因心而立。推穷立心。心亦是无。心既是无。即悟二俱不实。知如梦幻。即悟本空。强立佛道二名。此是二乘人见解。师乃说无修无作。偈曰。
见道方修道 不见复何修
道性如虚空 虚空何所修
遍观修道者 拨火觅浮沤
但看弄傀儡 线断一时休
又有法空禅师者。问曰。佛之与道。俱是假名。十二分教亦应不实。何以从前尊宿皆言修道。
师曰。大德错会经意。道本无修。大德强修。道本无作。大德强作。道本无事。强生多事。道本无知。于中强知。如此见解。与道相违。从前尊宿不应如是。自是大德不会。请思之。
师又有偈曰。
道体本无修 不修自合道
若起修道心 此人不会道
弃却一真性 却入闹浩浩
忽逢修道人 第一莫向道
又有安禅师者。问曰。道既假名。佛云妄立。十二分教亦是接物度生。一切是妄。以何为真。
师曰。为有妄故。将真对妄。推穷妄性本空。真亦何曾有故。故知真妄。总是假名。二事对治。都无实体。穷其根本。一切皆空。
曰。既言一切是妄。妄亦同真。真妄无殊。复是何物。
师曰。若言何物。何物亦妄。经云。无相似。无比况。言语道断。如鸟飞空。
安公惭伏。不知所措。师又有偈曰。
推真真无相 穷妄妄无形
返观推穷心 知心亦假名
会道亦如此 到头亦只宁
又有达性禅师者。问曰。禅是至妙至微。真妄双泯。佛道两亡。修行性空。名相不实。世界如幻。一切假名。作此解时。不可断绝众生善恶二根。
师曰。善恶二根。皆因心有。穷心若有。根亦非虚。推心既无。根因何立。经云。善不善法。从心化生。善恶业缘。本无有实
师又有偈曰。
善既从心生 恶岂离心有
善恶是外缘 于心实不有
捨恶送何处 取善令谁守
伤嗟二见人 攀缘两头走
若悟本无心 始悔从前咎
又有近臣。问曰。此身从何而来。百年之后复归何处。
师曰。如人梦时从何而来。睡觉时从何而去。
曰。梦时不可言无。既觉不可言有。虽有有无。来往无所。
师曰。贫道此身。亦如其梦。
又有偈曰。
视生如在梦 梦里实是闹
忽觉万事休 还同睡时悟
智者会悟梦 迷人信梦闹
会梦如两般 一悟无别悟
富贵与贫贱 更亦无别路
上元二年五月五日归寂。勅諡大晓禅师。
~景德传灯录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