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为你拟尽三春晖
提到张旭,你是不是和我一样,第一个想到的是他的狂草?或者是他醉后的放浪形骸任我行?
杜甫写过一首《饮中八仙歌》,里面提到几个“酒仙”,其中一个就是张旭。
唐代的人似乎格外喜欢喝酒——
朋友相聚要喝酒: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送别朋友也要喝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天要喝酒: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夏天要喝酒: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秋天要喝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冬天也要喝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清明节要喝酒: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端午节要喝酒: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中秋节要喝酒: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重阳节也要喝酒:他乡尽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晴天要喝酒,雨天也要喝酒,有事时喝酒,无聊时也要喝酒,真是“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
和杜甫同时代的朋友中,有好几个人都很喜欢喝酒,而且还都很有才华,杜甫的这首《饮中八仙歌》也很有意思:写了八个喜欢喝酒并很有才华的人,有的人用两句写,有的用三句,有的人用四句。
开头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贺知章是个妙人,醉后摇摇晃晃掉到井底,还睡得舒畅,说不定他觉得那天的枕头和床铺特别柔软呢;
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世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真应了后人说的: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
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就是说,张旭三杯酒下肚,不管什么高官显贵在座,也会不藏行迹,脱帽露顶。
貌似艺术家都比较狂放,少受理性的束缚,张旭也是如此。
他一喝酒就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有时兴之所至,还会搞点行为艺术。比如,把头发浸入墨汁中,用头发书写。这技能,也是没谁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5587/3c93173db7c2cefc.jpg)
当年王羲之一字难求,以至于每年除夕,他的春联一贴出,半夜就会被人揭走。张旭官微却名大,很多人为求得他的墨宝也是各出奇招。
张旭在苏州常熟担任县尉期间,刚上任不久,就有一个老者,递来一张诉状,张旭见是小事,就批了诉状让老者离开了;没想到过了几天,这位老者又拿一张诉状来了,张旭一见就不乐意了:“我说老人家,你是太空了吧?竟屡次用闲事来搅扰公堂!”老者赶紧告罪:“我并不是告状的,只想得到您的几个字,收藏起来,以免以后千金难求。”
原来这位老者也是一位书法爱好者,一见到张旭的字就爱不释手,才出此“高招”。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5587/e41fcf2b19572c48.jpg)
张旭的草书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同,王羲之写的是行草,张旭的草书是由张芝等人演化而来的,自成一派,造诣极高,经常创造出变幻莫测,惊世骇俗的狂草。
若去看他留下来的墨迹,真的是龙飞凤舞、洒脱不羁。
可是,从这首《山中留客》诗中,看不到张旭狂放的行迹,反而有一种阔达的襟抱。
《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
我当时看到这首诗的时候,不知道作者是谁,于是一度怀疑它是苏轼的诗。因为这风格,跟我心中的张旭完全不搭界。就好像我以前读书时,有一次在校园里,碰到一位孔武有力的师兄,居然捧着琼瑶小说读得津津有味,那小心翼翼捧书的姿势可把我给惊讶半死——好像他一用力就会把书中楚楚可怜的女主角给捏死一样。
后来知道这首诗是张旭写的,我那种感觉又来了:反差萌,是这意思吗?
不管如何,我还是觉得张旭这首诗写得很大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5587/cfd670684c39455c.jpg)
既然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山光物态弄春晖”,严冬过尽,当春天来的时候,随着云影的流动、阳光的闪耀、山光物态有各种变化,出现各种景致,百般红紫,万艳同辉。
“莫为轻阴便拟归”,这句很有意思,客人想寻个由头回去:“你看,天阴了,怕要下雨啦!”但张旭却顺势说,天边才一片阴云,你不要受它影响,咱继续。
后来辛弃疾可能受张旭影响(毕竟他俩都很“狂”),他也大笔一挥: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不要因为天气不好,你就不出门了,世界如此美好,天地万物都展现着美好的姿态,你怎能因为一个小小的阴天,就收回迈出的步伐呢?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你是怕天雨湿衣吗,天晴又怎样呢?就算今天天气好晴朗,就算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可是你不知道,如果真走到那山林最高深的地方,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这些生出的云烟雾气,也能把你的衣服打湿。所以,留下来吧!何不欣赏欣赏这雨中美景呢,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看到最后两句我真是要笑了,张旭这“劝人买单”的技术太高超,把现在很多卖货文案比得没眼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5587/88ff8f014bf9ecda.jpeg)
张旭这里说的既是天气的阴晴,又是人生的阴晴。
“世界如此美好,天地万物都展现着美好的姿态,但是不要因为一点挫折便觉得受挫,丧失信心,你看,就算是万事如常,也会有看不见的矛盾会使你受伤。”(古诗文网)
很多年后,我们又拥有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也看破了这个阴晴,不管是阴是晴,他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https://img.haomeiwen.com/i4175587/8740cd5cb511172e.jpg)
我一直很喜欢读诗、背诗,并不是为了追求学问,也不是发宏愿做一个满腹诗书的人,更不是未卜先知诗词如今是大语文的宠儿……我只是,喜欢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发生命。
诗词给予的力量,更多是心灵上的释放,那些不能在现实世界里诉说的故事和情怀,诗词都懂,千百年来写下这些诗词的古人们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