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的回忆
我初中毕业已经五十周年了,但在我记忆里却很清晰,仿佛就在昨天。
我们这一届学生本来应该在1968年秋进入初中,但因为所谓的停课闹革命两年,1966届和1967届小学毕业生还等着上初中。他们在1968年秋天进入初中,我们只能在校外再等(也不知是谁做出的决定,其实,很多地方是几届小学毕业生一起进入初中)。所以,我们这一届直到1969年初夏才成为初中生。到1971年夏天,我们满打满算才两年多一点,中间还杂有学工、学农、学军等,时间一到,便算初中毕业了。虽然有毕业考试,但考试并不很严格,题目也不难(有意思的是,这样的考试我们班唯有我全优,还有一个女同学四优一良,这是她在最后一次班级开会时告诉我的)。毕业后有一部分同学可以升入高中,但并不按照成绩录取。我本来很想读高中,为此去了一趟班主任王老师宿舍。但他认为读高中已经没意义,我姐姐去了黑龙江支边,我具备留杭进工厂的条件。他坚持认为还是工作好(我这班主任也是杭大中文系毕业,且很欣赏我的语文能力,他完全为我考虑才这样说,当时谁也无法预测到六年后会恢复高考,我们这一代人还有机会读大学)。在犹豫中,我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初中同学们在相互祝福中迎来了各自的命运。首先是支农支边的同学离开杭州。我几次去闸口的火车临时停靠点送他们,我姐姐也是前一年在那里坐上火车离杭的,闸口几乎成了那几年杭州很多家庭的伤心地。
随着支边支农同学的离去,我进入了漫长的工作等待期。这大约是我这一生中最无聊的日子,我喜欢的小说也看不下去了,那段时间让我第一次体会啥叫焦虑。一直到12月下旬,我接到去杭氧报到的通知,我的心情才恢复正常。12月22号清晨,我赶到当年的江干区委所在地,坐上厂里派来的大巴,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正式踏上社会。
往前的日子有什么在等待着我?毫无感觉。我仅仅凭借着我姐姐支边给我的留城机会,凭借着对文学的某种热爱,走向我人生的第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