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不请

2024-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布衣暖暖

前天中午先生的忘年交刘经理请吃饭,特意点名我必须参加。按惯例本想一推了之,可对方年长我们十五六岁,现在又没出正月,出于礼貌我也该登门拜年问安,便痛快地答应前去赴宴。只是没想到席间会遇到一个人,言行举止颇为放肆无礼,令人感到极度不适,心里实在是膈应得很,早知道还不如不去。

我们两家分别坐落于小城的南北两端,即便选择最近的路线,至少也需要二十多分钟的时间。而我们又绕路去接了另外两个朋友,最后到达酒店已是中午11点50分。

一进房间,迎面就是坐在主陪位置的刘经理,另有两个六七十岁的男人分别坐在他两侧。圆桌上有两盘凉菜,右侧那位看起来年纪相对年轻些的男子正手拿筷子去夹盘里的菜,见我们进来,只是抬了抬眼皮,并未停下手里的动作,仍继续将菜送入口中,旁若无人地咀嚼着,仿佛与周围的一切毫不相干。

“来了啊,快坐快坐。”刘经理笑眯眯地站起来招呼着大家,坐在他左侧那位跟他年纪差不多的男人也热情地站起来跟大家说着“过年好!”

逐一坐定后免不了一轮寒暄问好,从大家的谈话中所透漏出来的一些信息里,我了解到坐在刘经理左边的那人是先生的老乡,之前先后担任过县武装部的参谋、副政委。而那位一直没放下筷子的男子是个官二代,其父曾经是我们县的父母官,他本人先是在县武装部任参谋,后又调至同和街道任书记,再后来差一点就被提拔为副市长,听说组织部长都跟他谈过话了,最终却不明原因地不了了之。

原来如此,怪不得架子端得那么大。

慢慢地,随着彼此的交谈逐渐深入,桌上的氛围变得愈发和谐而热烈。那位王书记的脸色也不再像之前那么冷淡,但却始终透露着明显的优越感,给人以凌驾一切的感觉。桌上每上一盘新菜,总是先转到他的面前,而他亦欣然伸出筷子,仿佛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一盘蒜蓉清炒儿菜被端上桌,他尝了一口,点头称赞:“这是什么菜?味道真不错,以前从没见过。“说罢按动转盘将已经转走的菜盘又转回到自己面前,用筷子夹了一些放到自己的餐盘里。“把服务员喊进来问问,这到底是什么菜?”他咋咋呼呼地吆喝道。

我以前曾在电视里看过关于儿菜的介绍,但真心看不惯他那做派,便缄了口兀自品尝着餐盘里的美食。

服务员很快拿了棵未加工的儿菜进了房间,给大家科普了一下菜的产地和烹饪方法,才让他暂时停止了喋喋不休。

尽管我一直在竭力地减少自己的存在感,话题还是不可避免地与我产生了关联,只因那王书记的爱人曾与我家哥哥在同一单位共事过。

也不知是谁挑起的这个话题,王书记的视线落在了我身上:“设计院我很熟,你哥是逢春?我跟他还有小雷关系都特别好。”小雷是我嫂子的弟弟,之前与我哥都在建筑设计院工作。后来他斥资将设计院变为私有,自己任院长,让我哥做副院长,负责业务联系等。

“哎,对了,有个在人民医院上班,长得很漂亮的女人是谁?”他似是突然想起什么,看着我问道。

“那就是她嫂子,也是小雷的姐姐啊。”先生抢着说,另外两个认识我嫂子的朋友也跟着确认:“就是就是。 ”

他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真是你嫂子?”

一口气突然堵在心头,装什么装,既然跟我哥和小雷都那么熟,又岂会不知道我嫂子的情况?他就是故意膈应人。哥嫂的感情早年曾因嫂子的原因经历过波折,医院里关于嫂子的负面传言依然存在,那些话语令我们家人不堪回首,倍感耻辱,至今不愿提及。而他居然在此时毫无顾忌公开提及,让我不禁对他的用心产生了质疑。

我面无表情、不冷不热地确认了先生及朋友的陈述。“嗯,是我嫂子。”

他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就消失不见,也没再继续之前的话题。

十几分钟后,他居然又提起一次那个话题:“有个在人民医院上班,长得很漂亮的女人是谁?”

“不是俺嫂子的嫂子吗?”朋友P笑着说,"王书记也没喝酒啊,怎么刚说完一会就忘了是谁。 "

“哦哦哦,”他笑着看向我,“是你嫂子啊。”

这可真是癞蛤蟆趴脚背上,不咬人膈应人。若非场合不对,特想狠狠地啐他一口!

这请客也是门技术活,若是所请的客人之间产生了什么芥蒂,那这客还不如不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