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奖励——《奖励的惩罚》读后感
《奖励的惩罚》绝对是一本颠覆很多人认知的书籍,它让我们认识到奖励是如何改变人们对他们做事的感觉方式。心理学家们有时把奖励和惩罚称为“外在的”驱动力,因为它们是任务之外的诱惑。当某人受到引导去考虑做某事能得到什么时,他可以被描述为受外在动力驱使,与此相反的是内在动力,这基本上意味着享受所做之事本身。
教学多年,我发现许多老师用奖励诱使孩子们玩学习游戏,我也有很多年这样做的,孩子们顺从地做了。可是一旦没了奖励,这些孩子再不想做这些活动,而在那些让孩子们自己决定玩什么游戏的班上,好多孩子急切地玩着同样的游戏。
一位教育家说“你无须成为心理学家也能看出奖励起了作用——控制了孩子们的行为,但是奖励的负面影响较难看出。如果我没去其他不采用奖励的学校,没看见那儿的孩子热爱这些活动的话,我不能肯定我是否仍会注意到这些负面影响。”多年后我才明白这个道理。
奖励扼杀兴趣,如果你给做某件事以刺激(如金钱和分数),个人做这件事的动力会自动增加,但自从我们因为从事这个活动得到奖励以后,我们无法接受没有奖励而免费做此事。采用了奖励后,我们的内在动力或多或少蒸发了。
一则古老的笑话揭示了这个现象的本质。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每天得忍受一群10岁孩子的污辱,这群孩子放学回家路过他的住处。一天下午,在听过了又一轮嘲笑,说他有多愚蠢、多丑陋、头顶有多光秃秃之后,此人想出了一个计谋。星期一他跟孩子们在他家的草地上见面了,他宣布说,第二天再回到这儿朝着他大喊大叫粗言秽语的人能得到1美元,孩子们又惊讶又兴奋,星期二甚至早早地来了,尽他们之所能,大喊大叫。老人恪守诺言,缓步走出屋子,给每个孩子1美元。“明天再来,”他对他们说,“费劲喊叫一番你们将得到25美分。”孩子们觉得这还不错,星期三又来嘲笑他一番,刚听见嘘声,他便拿着一叠25美分硬币走出来,给他的发难者。“从现在开始,”他宣布说,“你们这么做我只能给你们1美分。”孩子们怀疑地互相看着,“1美分?”他们不屑地说道,“算了吧!”他们再也没回来。
老人的计谋狡猾但却具有简单之美。他奖赏孩子们自愿做的事,这在孩子们看来很有趣,立刻他们把骚扰老人看成是为了得到奖赏,一旦没了奖赏,他们也不出现了。自然这就是关键所在:逐渐消耗他们的内在动力,竭尽所能做事情的其他更真切的理由不存在了,剩下的就仅仅是为了得到报酬。
有一位心理学家的表达更简洁,他认为奖励是“探索的敌人”。对奖励如何影响内在动力的进一步科学考察发掘了更多的证据,表明其毁灭性的力量。对你过去喜欢做的事的一次性奖励就能使你几个星期对该事毫无兴趣,尽管在你得到奖励时,奖励似乎并没有控制你的行为,但事实上,奖励会产生长期的效果。奖励还会蔓延,破坏你对全新的活动的态度,实际上使你总的来说更依赖外在的动力。正如你并不一定得自己抽烟,才会受到香烟的危害一样,仅仅看着别人从事某项活动得到奖励,至少就会产生暂时的扼杀动机的效果。
我们要明白三个基本事实。一、年幼孩子的学习无需奖励。在任何时候,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与生俱来。几乎每一位父母、学前班或幼儿园老师都可以证明,孩子对语言、数字和各种想法都很有兴趣、总是不停地问着问题,由此可以推测他们有着一种单纯的、内在的学习动因。二、无论多大年龄,奖励都不如内在动因更能促进有效学习。这一点非常简单:如同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的成人无疑会比那些只因外在动因而工作的人会做得更好一样,如果孩子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感兴趣,他就更有可能成为一名最佳的求知者。我们应该关注内在动因,因为它能比奖励更有效地保证好成绩。三、对于学习的奖励将会破坏内在动因。高分数、大棒和其他一些诱因都不能有效地促进孩子们的学习,这就已经够糟糕了,但更糟糕的是这些还能破坏那些真正有用的动因。强调衡量学业成功的价值在于获得奖励,那么学生们对于所学课程的兴趣几乎注定要下降。
正如第五章中阐述的“所有的奖励都有着相同的效果,它们将会冲淡成功本身带来的欢乐。”外在动因是会破坏内在动因的,我们要正确看待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