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常识:盔(一)

2023-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512song

从京剧里各行角色扎靠的“盔头”来看,那是文戏大多戴“帽”,武戏多数扎“盔”。说起盔的名目,也有不少种类,像“草王盔”、“帅盔”、“虎头盔”、“倒缨盔”、“大额子盔”、“夫子盔”等,都是我们能够见到的。

“草王盔”的式子,略似堂帽,也是金色底子,装满绒球,但盔顶稍窄及左右不挂流苏,这是和堂帽有所不同。以三国戏举例,按照老路,像孙权、刘璋这两个人物的身份,都不能戴平天冠或堂帽,而应该扎上草王盔的。另外在盔上加插雉尾两根,像《大名府》里的宋江,《洞庭湖》里的杨么。扎在头上的草王盔,便加有翎子。

“帅盔”的形式像钟,盔后加有小披风,盔顶竖有系以红缨的小枪头,从名称上一看,便可以知道这顶盔头,是归有大元帅身份的角色专用了。像《追韩信》里的韩信,到了登台拜帅的时候,改换打扮,身上穿红蟒,在头上戴的,即是帅盔。

“虎头盔”的盔顶,像只虎头,后面也加小披风,色分黑、黄二种,“黑虎头盔”常扎在配角头上的,尤其是武戏里打下手戴的居多。“黄虎头盔”是给勇猛武将扎戴,像《战宛城》里的典韦,《雅观楼》里的李存孝,都是到了战场上,万人不敌,因此都戴这顶黄虎头盔。

在盔上的红缨,一般都是超前挂的,只有“倒缨盔”的红缨,则是向后倒垂,故以此定名。倒缨盔的式样,是阔边、尖顶,后加披风,武花脸戴的时候多,像《单刀赴会》里追随关羽左右的大将周仓,以及《失街亭》里把马谡杀得一败涂地的张郃,性格比较剽悍,因而也都扎上倒缨盔。

另外,有些武生演《葭萌关》里的马超,在头上戴的,也是一顶盔缨倒垂的叫作“马超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