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骨架:好提纲成就好故事》 阅读整理08
今天是第十章的内容。
先上作家访谈的内容,因为我觉得很有趣,我打算学习这种方式。这位作家是临床心理学博士卡芙曼。著作有《作家心理学指南》,同时她运营网站“写作原型:为小说家开设的心理学”。
她写作,会先将小说的主要情节点写在空白的索引卡上,零星的想法先记在卡上,随时补充。有必要的话,可以去掉一些卡片,或将卡片重新排序。
她的习惯是按时间顺序进行创作,她在卡片上简单勾勒后面的场景,这样,我在写小说某个章节的同时可以把握之后的内容。
她是一个靠直觉行事的人,不会正儿八经地写提纲,她用卡片代替提纲,在卡片上涂鸦、写随想,或是用彩笔画两道,总之能抓住自己的想法就成。卡片灵活,之间有足够的创作空间,可以填补空白,让场景自然展开。
对提纲进行精简,这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为何要进行精简?
1、避免漫无目的地游走。扩展版提纲是一片试验田,从中探索各种可能,规避各种死胡同,但也会有很多重复或不相干的部分。。
2、提炼相关要点。可以一眼就看清小说的重要情节点。
3、节省时间。
说真的,对提纲从繁到简的改写,整理场景,拆分章节,每个写作者都会,不再多记录。
二、章节结尾如何强调?
章节和场景的结尾,是吸引读者读下去的关键,有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吸引读者继续。
作者的十一条建议:
1.预示冲突
例子:有人找主人公决斗。隐含问题:活下来的会是他吗?
2. 秘密
例子:主人公的同伴藏了一封信。隐含问题:信里究竟写着什么?
3. 重要决定或誓言
例子:主人公发誓要为亡妻报仇。隐含问题:他会怎么做?他能否复仇成功?
4. 宣布令人震惊的事件
例子:主人公的父亲不幸离世。
隐含问题:他因何离世?主人公要如何面对此事?
5. 激烈的情绪
例子:主人公的同事毫无才干,却得到了晋升,他对此愤懑不已。
隐含问题:他会如何表达自己的不满?他是否会一蹶不振?
6. 足以颠覆小说的突转
例子:女主人公以为自己的妈妈早已离世,但她根本没死。
隐含问题:她妈妈这么多年都去哪了?女主人公会如何面对这一变化?
7. 新想法
例子:主人公有了对付坏家伙的新方案。
隐含问题:新方案能否奏效?
8. 未回答的问题
例子:“你自称是他,但你根本不是,对不对?”
隐含问题:他到底是不是他?如果不是的话,他又是谁?而且他为何要伪装成另一个人?
9. 神秘的对白
例子:“你午夜前往诺斯赛桥,就会得到答案。记住,要一个人。”
隐含问题:答案会是什么?为什么是诺斯赛桥?为什么要在午夜?为什么要单独前往?
10. 预言
例子:战场上空发生了日食。
隐含问题:天象是否预示着悲剧。
11. 转折点
例子:女主人公被送往孤儿院。
隐含问题:她面临着怎样的新生活?她能否适应?
三、如何控制节奏?
动作场景中,多用短句可以赋予文字张力与节奏感。
如果你想快速推进场景,那就力求简明;
相反,如果你想让场景悠闲一些,那就把笔调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