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时的你正深受情绪的困扰,请打开这本书,相信她能给你带来力量

2021-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云深处_82e4
带你走出情绪的困境

心理韧性—回弹的力量

文/吴柳(山东)

你是否有过遭受挫折后,很长时间缓不过神来。沉浸在痛苦、绝望、无力、抑郁的状态中。就像陷入沼泽地,无论怎样都爬不出来,不良情绪牢牢的困住了你整个人,让你心灰意冷,身心憔悴。

如果有,就请翻开这本书—《心理韧性—回弹的力量》。

“韧性”是物理学术语,意为物体受到外力的扭曲、挤压或拉伸之后,恢复到原始状态与位置的能力。

“心理韧性”是能够同病痛、抑郁、逆境或其他类似状况中恢复正常的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恢复力。

内心遭受创伤,他不像物体受到创伤之后能让人用眼可见,它存在于意识中,看不见,摸不着。而我们很多人认为看不到的就不存在。

心理创伤被大众所忽视,但是它给人带来的危害一点都不弱于身体上伤害。心理创伤没有引起大众足够的重视,更不知道遭受了心理创伤之后应该如何处理,去哪里解决。

于是面对心理创伤问题,大多数人选择自我消化。轻者痛哭几天,躺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重者抑郁甚至选择结束生命。

面对同一件事情,因为不同的人心理韧性的强度大小不一,所以呈现出来的生活状态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心理韧性强,回弹的力量大,所以他很快就从悲伤痛苦的情绪中走出来;而有的人却因为心理韧性较弱,回弹的力量较少,遭到创伤后心理弹性丧失,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心理垮塌。从而内心的力量撑不住外在的风吹雨打,整个人就会被挫折所淹没。

每个人的心理韧性强度不一,回弹的力量大小不同,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每个人的性格、气质、原生家庭、教育经历有关。

即便心理韧性千差万别,但是我们有了这样的意识,就可以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的刻意练习,来增强我们的心理韧性,加大我们心理回弹的力量,让我们在面对一些逆境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心理状态,更好的生活。

如何增强我们的心理韧性?

作者用八个认知调整和18个生活管理方法,带我们走出内心的困境,让我们的心理受到冲击变形后恢复如初。

认知的改变是增强心心理韧性首先要做到的。

第一是要“接受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生活是有积极和消极经验组成的混合体。生活中就是有相爱和分手,有成功和失败,有理想和现实,有生命和死亡。接受生活中积极的容易,接受消极的就是考验人心理韧性的试金石。

要破除自己头脑中“不应该”的执念,不去执着于追求自己是上天的宠儿,因为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第二要接受“你永远无法改变过去发生的事”这一点。

心理受到创伤之所以回弹不过来,是因为自己无法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这一点。而是让自己继续沉浸在过去的事情中,执着于为什么不能改变这一点上。

过去的就是过去了,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一切就是无法改变了。

放过事情,也放过自己,给自己的生活留一条路。

要做到六个转变。

要把注意力转变到学会欣赏和发展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把精力放在积极美好的事情上。

要转变对生活中消极事件和艰苦经历的看法。

这些消极事件和艰苦的经历也是对我们心里容量的扩容,要用这些事情来成长自己。正如王阳明所说:“要在事上磨。”

”第三个转变是面对逆境“选择继续前行,别停下来。”

摘下“我很好”“我很牛”“我很优秀”的面具,露出真实的自己,脆弱的自己,在适当的场合卸下武装,不仅是一种解放,更是一种超凡的疗愈。

第四个转变是面对困难,要学会拆解困难,化大困难为小困难,一点一滴把困难消灭于无形之中。

第五个转变是转变对自我的态度。

多做自我关怀,用温柔、慈悲的心对待众生,也要用温柔、慈悲的心对待自己。少做自我折磨,少做自我攻击,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会在精神上折磨自己了。

第六个转变是转变对恐惧和忧虑的态度。要相信“相想象并非事实。”很多的恐惧和担忧都是杞人忧天,是自己无限放大自己的想象造成的。安住于当下,安住于此时此刻,是跳出泥潭的最佳方法。

做好以上八个认知转变,就会给你的人生撕开一道缝隙,让阳光照进来。

18个生活管理方法,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

如果你此时正受到情绪的困扰,请翻开这本书,相信你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如果你也想一起写日记,请在下方留言。我是日记星宝宝云深处,专注阅读、诗歌,散文创作十年,已有近百篇诗歌、散文发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