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春秋

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4.41 襄公在位初期的军事行动与

2024-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由于《经》记载诸侯之师“遂灭偪阳”,意思是就以诸侯参加“柤之会”之师直接动武,可见“柤之会”是一次“兵车之会”,也即自晋以下诸侯帅师参会。兵车参会的原因除了会议地点位于淮夷地区需要兵力保护,顺便需要向吴王寿梦炫耀兵力以坚定其合作的决心,并集结兵力攻取用于驻守的要塞以外,最重要的在于向楚、郑宣示诸侯已有充分准备,使其不敢轻易攻宋,楚国原计划中的伐宋计划也只得推迟至诸侯退兵之后。

    “柤之会”和“偪阳之役”中,按照两军轮换规则由上卿仲孙蔑(孟献子)帅右军出战,负责分担外交工作的叔孙豹作为右军佐估计也在现场。战役期间诸如孟氏家臣秦堇父以及右军直属大夫陬叔纥等均有出色表现,为鲁侯和仲孙挣得了不少面子。

    当年宋国六卿之中“戴族”居四席,控制三军之二。晋国出于扶持之前被严重削弱的“桓族”以平衡利益的目的而希望将偪阳城封给向戌,此遭到其极为明智的拒绝。

“偪阳之役”宋国卿序的格局

    如表,“戴氏取宋”自春秋中期一直到战国时期一直是宋国政治生态的主流,尽管宋平公不断找机会扶持“桓”、“庄”以及起源更为古早的皇氏与之抗衡,但始终居于下风。因此向戌在面临楚、郑入侵的紧要关头,绝不敢轻易出这个风头,以避免触及“戴族”的敏感神经而破坏大局。

    由于诸侯准备充分,大军云集宋国且攻克了泗水之畔的要地偪阳,干扰了楚、郑伐宋的计划,这两国一直推迟到诸侯退兵之后才按原计划出兵伐宋、卫、鲁等国。

鲁襄公十年(前563)楚、郑伐东国之役及诸侯的反击

    晋国于当年五月结束“偪阳之役”后收兵,开始准备打压西面的威胁——秦国。上一年(前564)秦人经过十四年准备终于开始报复诸侯伐秦的“麻隧之战”而侵晋。由于晋国当年饥馑且把有限资源放在帅诸侯围郑之上,所以没有机会反击。直到会吴王于柤并攻克偪阳之后,晋国认为即便楚、郑伐宋也不会有多大危害,所以回师西进讨伐秦国:

    ……六月 ……晋荀罃伐秦,报其侵也……(左传.襄公十年)

    见晋师主力西移,楚、郑见缝插针出兵宋国:

    ……六月 ,楚子囊、郑子耳伐宋,师于訾毋。庚午,围宋,门于桐门……(左传.襄公十年)

    从时间上看,六月甲子偪阳之战才结束,此后还有宋公招待晋侯的宴会以及诸侯退兵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楚、郑伐宋当在六月末没有联军威胁之后。《经》曰“六月庚午围宋”,距离五月甲午晋师攻克偪阳三十六天,因此当是先在訾毋集结,等到确认晋师已经西去伐秦之后才围宋,并在桐门发生激战。

    期间卫国象征性地伐郑以救宋,于是郑人不顾沉重的防守压力按照楚国要求派皇耳帅师报复,结果由于兵力分散被卫师击败,皇耳战死:

    ……卫侯救宋,师于襄牛……故郑皇耳帅师侵卫,楚令也……卫人追之,孙蒯获郑皇耳于犬丘……(左传.襄公十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