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争论中容易掉入的陷阱
日常生活中,如果和一个逻辑思维能力较低人讨论问题时, 会掉入陷阱,使自己垭口无言。
比如,你说读书对人的成功很重要。对方会说,邻村李二蛋,没上过学,也不读书,照样做生意法大财。
你说吸烟有害健康,对方会说,隔壁老王头,天天吸烟,照样活了80多。小区那个老李,一根烟不吸,可是去年50多岁死了。
这是陷入了,把个案当做普遍性陷阱。
根据个案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这个案例不具有普遍性,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那这个结论就是有问题的。 极少数的人创业成功,不代表去创业都能获得成功。创业失败的更是大多数。极少数的人炒股获取了财富,不带表炒股都能获得成功。长期来看,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亏损结果。
大脑天然具有归纳的能力。总是试图从一些案例中总结出一些结论。如果仅仅是利用本能作出的结论,没有经过科学的统计分析,那这个结论就不是可靠的结论。这个世界遵循正太分布。
前面说的,仅仅通过一个案例,不能驳倒结论。只有经过科学的,大样本的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毋庸置疑,更多的人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获得相对于不读书人更好的生活。大学毕业平均收入肯定比高中毕业收入高。仅仅一个案例不能证明读书无用。
股票投资,长期来看,只能获得接近于指数或经济发展的平均收益。个别人短时间会获得较高的收益。但是拉长了时间,最后的收益也就是平均收益。同样情况下收益很高或很低人都是极少数。多数人也只能获得平均收益。不能有个别“股神”获得了超高收益,也幻想自己也能获得同样的收益。
另一种情况是陷入“证有证无”的逻辑陷阱
逻辑学上有一个“证有不证无”的概念。意思是,证明一件事情的存在,比证明一件事的不存在更容易。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别人 说,你欠他10万块钱。你说没有。对方就让你证明你没有欠钱。这就是“证有证无”的逻辑应用。想要证明你有欠对方钱,是比较容易的。可以用欠条、转款记录等证明,但是你无法证明自己不欠钱。
如果想要证明“不存在”,就要排除所以的情况。要证明自己不欠钱,显然拿不出证据,无非排除情况,无非证明自己不欠钱。
这个例子很极端,但是我们平常会经常遇到这种“证有证无”的情况。
比如有人在网上被污名化,被扣了一定“帽子”,这时他无法脱去这个污名。因为他无法“”证无”。
实际生活中,需要举证时,都是由证有一方提供证据。例如医学报告和法律案件中,都是由“证有”一方提供证据。
但是日常生活中,遇见此类事情,此时如果逻辑不清,容易陷入对方让你“证无”的逻辑陷阱中。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为了一些小事或者没有切身利益关系的事,发生争论。此时要么是情绪的宣泄,要么就是这类逻辑不清的事情。双方都只是想要胜过对方。此时如果理智一些,能从逻辑角度分析,就会是双方都获得认同,甚至能使话题更深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