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读斜杠青年读书

《斜杠青年》通读后的收获

2017-02-17  本文已影响140人  王猫儿的笔记本

引言

我的微信公众号:Cayley的世界

今年年初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读书的计划,没有刻意去搜寻哪位大牛的书单,也没有去看哪些书是畅销哪些书是值得每个人读的,就是打算把前两年零零散散买的书认认真真的读一遍,再此之前我几乎没有读过多少与程序设计无关的书,我读的最多的书都是专业知识范畴内的书籍,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只靠专业知识发展是完全不够的,所以我把家里的书整理成一个书单,2017年过去1个多月了我利用业余时间读完了2本书,今天分享和总结其中一本《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我看了一些豆瓣上的书评,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一本鸡汤书,其实的确啊,书的上架建议就是“职场励志”,但是这本书不同在于它的每一个方法,例子都是由科学的知识作为基础并且由真实的数据来阐述,所以在我看来是一本非常可靠的知识类励志书

书籍基本信息

关于本书: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副标题: 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出版年: 2017-1,页数: 320,上架建议:职场励志

关于作者:Susan  "留美MBA,第2身份创始人,Linkedin专栏作者,自媒体人,代表作《“多重职业”成为全球新趋势》曾被近千家媒体转载,是将“斜杠青年”概念引入国内的第一人" (来源书中原著)

斜杠青年的真实意义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已经接触过Susan的很多作品,也读过她出版的4期电子杂志,对她提倡的斜杠生活方式非常认同和感兴趣,目前也在积极努力的往这方面发展,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斜杠青年呢?起初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是带着很多问题开始阅读的,之前我对斜杠青年的理解即“拥有多项技能,每个技能都熟练掌握,并且可以依靠这些技能获得很多收入”,然而我看到的和理解的只是肤浅的外在,书中的自序部分对斜杠青年从三个维度做了合理的解释,以下是我的提炼

1.斜杠青年代表的是一种多元化的人生价值观,追求这种多元化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目的,不仅仅是外在的身份和收入

2.斜杠青年是互联网科技时代的产物,时代即是每个青年人的背景

3.斜杠青年是一群拥有自控力,核心竞争力并且不断投资自己的人(斜杠青年的品质)

所以如果想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斜杠青年,首先要在思维和生活方式上作出转变,其次要拥有斜杠青年的品质,并且不断努力的去实践

新时代下的新机会

如果说过去我们受所谓的关系,所谓的学历背景限制,那么现在的我们真是时代的幸运儿,时代就是每个人的背景,在这样的时代中拥有综合能力的知识型人才一定会脱颖而出,去年年底有幸参加了一场视觉引导的总结课程,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视觉引导”这个职业,当时以为互动的老师是非常专业的业界大牛,因为她在大家都不由分说的时刻依然保持安静和倾听,不漏过每一个有价值的信息,这一点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向老师询问了她关于接触涂鸦绘画,视觉引导的问题,之后才知道原来她之前有自己的固定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且投入了很多精力,还考取了视觉引导师证书,她也才接触这个行业不久,但是现在可以利于业余时间给一些团体做分享一边锻炼一边赚取相应的报酬,看来这个时代可以赚钱的方式真的不再限于我们的固定工作,爱好,乐趣都可以多方面发展,都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兴职业,正如书中所讲“只有那些花费足够时间和精力换来的东西才能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

在没有读到“树立个人公司化思维,经营自己”之前,我从来没有深思过我和我工作的关系,以及我工作的意义,就是认为每个人进入社会都需要有一个谋生的职务,正好这个职务可以提供我优质的生活保障并且还能让我在这个领域和自身技能上得到成长,然而真正开始工作后,就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赶不完的需求,开发不完的功能,为了赶进度有时候会为了求快而降低了质量,而换一种角度,“如果每一次的任务中我写的每一行代码”都代表着我个人的形象和品质,那我肯定再急再难也会专注的认真完成,两种思维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然而这种“刻意”的意识必须经过不断的反复练习才能转变大脑中以往“求快”的记忆,拥有这种“经营自己”的思维才能持续的进步,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一个关键的地方我都会去刻意思考一下,目前我也是在不断的实践,我相信这也是改善职场困惑和职场疲劳的一种方式

无边界人生怎么过

每次打开keep软件的时候,首页都会推送那些获得成就的精选人物,评论最多的内容都是“这个练了多久?你是怎么练的?坚持30天真的可以吗?”,几乎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回复这样的问题,我猜想那些能上精选内容的人,也是经过了一段默默练习付出汗水的时光才获得这样的成果,那些人都是强者,知道自己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并且为之付诸实践,而弱者只能不断地提出各种问题,等待别人来回答和帮助

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写作,我母亲还一直说我小时写的一首小诗,不知怎的随着成长,这个技能也没了,也不爱写了,上大学的时候思考了一下身边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自己的爱好,也决定把这个技能拾起来,断断续续写了一些小文,后来工作忙了进入社会了反倒更不敢写了,总觉得自己的写的东西不好,怕别人不喜欢,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人们都是会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社会认同感,所以必须转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模式,打破这种”僵固型思维模式“,建立和尝试”成长型思维模式“,把写作当成一种锻炼,每一次的书写都是成长的一小步,时刻告诉自己”我在成长“,这真是最好的心灵解药

成长中的折腾

之所以说这是一本集合了鸡汤和方法的书籍,是因为作者的经历和目前的生活方式的确令人感到满满鸡血,同时又能通过一个个案例从中习得一些可实践的方法,谁都知道读书对增长知识有益,谁也明白健身能给自己一个精良的肉体,但是这些事情虽然很简单,但是坚持下来的人却很少,获益的人也很少,有人看了很多书还是就像听故事一样书合上了故事就完了,原来大部分人都不知到该如何开始,就拿我自己来说,过去的几年看的书不少,但都是程序设计相关的书籍,大众文学和社科类知识书籍几乎就没怎么看过,但是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变,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和渴求越来越多,但是总想一心吃个胖子,在过去2年买了不少书,但是真正读过后有记忆有收获的几乎没有,看了书中“读书该怎么读”这一章节,从人类为什么读书中明白了自己内心的那种渴求,还有读书的益处再到具体的实践方法,真的可以说这是一本非常科学的方法类书籍,想必这也是作者这么多年在成长中不断的总结和渗透得出的结果。

下面是一些这本书中所提及的相关书籍,我做了个大概整理,也把这些书添加进我的书单,开启由泛到专的阅读之旅

一些书单

生活的哲理

还没毕业那会,认识一个人就忍不住向人打听所做的职业,每次参加个活动都兴奋不得已,听到点什么新的知识就拿出小本先记录上,晚上回家挨个上网搜查,那时候了解到编程这个行业缺口大,女生更是少之又少,就一门心思扎进去,天天学编程,课也不上就跑去创业公司实习接触真正的开发项目,现在也是非常感谢头2年的自己,感谢自己对外界的好奇,感谢自己横冲直撞的傻劲,而如今再去参加一些活动和会议,再认识一些人,心中没有了那么多渴望也没有那种夸张的表现,因为此刻的内心很平静,给自己的定位和目标也非常清晰,正如书里最后一章讲到”人生就是图个内外一致“,但是又不失去对感兴趣的事情的极大好奇,时刻保持从内而外的探索自己和生命,这才是生活的哲理。

每周送自己一束花

从去年年底开始,每周给自己订一束鲜花,从收到花,拆包装修剪,拼插进花瓶,再到摆在阳光洒满的桌子上,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确幸,生活的确需要留出一些空白,让我们沉浸在日常的时光中,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创造不一样的多元人生

期待每个人的斜杠生活

我的思维导图笔记

读完了一本书,做了一份思维导图笔记和一份文章笔记,实践了一些其中的方法,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持续不断的尝试,相信我的斜杠生活也一定会开启,同时我也希望所有跟我一样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过上自己期待的生活

Cayley 一个不断努力学习的女程序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