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之前先看看,这些爱情误区可能会毁掉你的终生幸福
你是不是幻想过白马王子会“踩着七彩祥云”来到你身边?你是不是想象着有一天会捡到灰姑娘的水晶鞋?你是否去求过姻缘签,看看自己的桃花运什么时候能够到来?
爱情这个词被赋予了太多浪漫因子,几乎所有人都热烈盼望着爱情能够早点到来。但是爱情并不是一个瞬间的动作,而是一个状态,这个状态将会带来婚姻、家庭等,这些漫长到要陪伴你一生的词汇。那么什么样的爱情才能持续保持幸福的状态呢?
美国著名婚姻情感咨询专家莱特夫妇对婚姻进行了30年研究,并以自身婚姻作为实际案例,在《如何正确吵架》中提到了以下爱情误区。这些不正确的爱情观点很有可能是导致你爱情夭折或者婚姻不幸福的主要原因。
误区之一: 只要有爱就够了,其他不重要
处于热恋期的男女,通常会认为彼此是自己的全部世界。常见的言情小说或影视作品中通常会传达类似的观点:成绩不好不重要,只要有学霸爱你就够了;家庭贫困不重要,只要有富家公子爱你就够了;长相不好、性格不好也不重要,自会有帅哥喜欢这一类型。
但是爱情真的是万能药吗?有了爱情之后,其他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吗?将爱情奉为圣经的人通常会遇到以下难题:
1、对爱情越来越失望
对亲密关系的研究表明,虽然爱情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幸福感,但却无法带来持久的快乐。
这是因为个体对人生幸福指数的感受除了和爱情有关,还需要长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感觉只能靠个人的不断成长去获得。再美好的爱情也不会带来一劳永逸的幸福。
朱迪斯·莱特说“只有我们自己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幸福水平 ,期望对方给自己人生带来幸福感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只会徒增失望。”
2、 对婚恋持有懒惰思维
对于热恋中的情侣来说,爱情就是万能药,两个人之间存在的很多问题会暂时被弱化,很难被发现。但是对于走出热恋期或者处于婚姻关系中的男女,想要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就需要双方不断的学习和成长。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爱情重新生根发芽的开始,它不会无缘无故的茁壮成长,需要双方付出心血和努力来一起呵护。想要美好的爱情终身陪伴,就要陪着爱情共同成长。只有这样当感情遇到问题时,我们才会想着如何去修复这段关系,而不是简单的认为“两个人之间已经没有爱情了”。
误区之二: 爱意味着喜欢并接受我真实的样子
“ 我本来就是这样的啊,你为什么不爱我了,可见你之前说爱我是假的。”
这个逻辑的误区是:假定所有人都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性格都将随着时间不断变化,自我成长不会在拥有了爱情之后就会停止。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每个人都会获得更多的思考,如果你一直停留在热恋期中的思维模式来要求对方,感情注定无法长久。
科学研究表明,我们更应该爱的是我们未来可能的样子,在一段关系中,通过伴侣获得的自我提升越多,人们对关系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就会越高。
只有我们愿意为对方成为更好的人,或者帮助对方成为他更愿意成为的样子,这份爱才能长久保鲜。
误区之三: 我们一定要找到对的人,找到“灵魂伴侣”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有多少人幻想着能找到这样完美的伴侣: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双方的心意。但是爱情中的完美主义反而对幸福不利。1998年一项针对亲密关系的研究表明,相信并去寻找灵魂伴侣,不利于获得稳定的亲密关系。
因为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提高对对方的要求,比如能够无条件的懂自己,总能猜透你的心思。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你们不可能心意相通的应对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当失望不断累积,就会草草结束原本有希望的关系,急着去寻找下一个对的人。
所谓"灵魂伴侣"并不意味着能够无时无刻的懂你,理解你,而是你们能够共同学习和成长,面对矛盾和冲突时,会理智的、积极的解决问题,努力让彼此靠的更近。就像舒婷在《致橡树》中歌颂的爱情那样“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误区之四:只有拥有共同点的人在一起才会幸福
在一些相亲节目中,男女双方会把彼此的兴趣爱好作为重要的参考点,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意味着共同语言。这种想法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通过这一点进行筛选,却容易让我们错过最适合的人。
权威的婚姻研究表明,过度关注这一方面可能会给亲密关系带来麻烦。
因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随时间变化的,他可能会发展出新的爱好,对原来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如果将你们的感情建筑在这些共同爱好上,你将会发现它有多么不稳固。
当然历史上有很多伉俪情深的著名例子,比如余小波和李银河都喜欢文学,林徽因和梁思成都对古建筑感兴趣,钱钟书和杨绛致力于文学研究,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这些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只不过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而让他们感情深厚的基础是因为彼此分享了更深层的东西,比如价值观,比如信仰,这才是爱情得以牢固建筑的基石。
别让表面的兴趣爱好蒙蔽的你的双眼,错过那个可以携手白头的人。
误区之五:对我有吸引力的人,才是适合我的人
根据心理学理论,对我们有吸引力的人通常是因为对方在某些方面映射出了我们的心理模式。例如展现出我们与父母关系中的某些方面或者对我们的心理带来了某种补偿。
《如何正确吵架》一书中表明:早年的亲子关系,会影响我们内心对爱的样子和感觉的无意识模型。比如如果父母从小对我们冷淡疏离,我们可能会认为距离感就是爱,成年后倾向于去选择性格高冷的人作为配偶;如果父母有酗酒或者赌博的陋习,我们也许会被那些有不良习性的人吸引,并想要用自己的爱来拯救他们。
心理学家苏珊在《原生家庭》中提到一种共依存型人格,这类人的特点是:总是和有酗酒、家暴等不良行为习惯的人陷入感情纠葛,总是幻想着自己的善良、爱心可以拯救他们。因为童年时受到的不良影响,会让当事人总幻想着能够改变过去,拯救有不良习性的父母,因此会寻找同样落魄受困的配偶作为替代品,来弥补内心的缺失。
吸引我们的人,未必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幸福的人。如果你总是爱上渣男,总是陷入痛苦的婚恋关系,就要反思更深层次的问题。只有有效修复心理的裂痕,改变童年时期的旧模式,才能真正找寻到幸福。
爱情真正的浪漫并不是花前月下,烛光晚餐,而是,在爱情这条长跑轨道中,因为彼此的陪伴,我们得以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通过共同成长让彼此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让人生更充实,也更有价值。
“我爱你!”不是简单的三个字,表白之前先想清楚这些道理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