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有你 I 我喜欢的那些张学友的歌

一路上有你 I 我喜欢的那些张学友的歌
我听着张学友的歌。
很多人和我一样,这已经是一个习惯,喜欢他的情歌,这和我成长的年代有关。心情好的时候哼哼,心烦的时候就静静地听。后来,也有爵士蓝调的东西融合在音乐里,共鸣少了点,但依然喜欢。因为音乐是有灵魂的,也在不断地升华。回味经典,那些星星点点,散落在时间角落里的印迹,由模糊渐渐清晰。
《祝福》,初二那年,学校广播台点播率最高的一首歌,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早已模糊当年谁为了谁点了它,只记得,那些午后,把作业丢在一旁,眯着眼睛倚着墙,躺在洒进窗户的半身阳光里,静静听,轻轻哼,那个年代的我们,简单朴素,一首炙手可热的流行歌曲往往就承载了向往的所有东西,包括小小的虚荣心。对那个最早就能把流行歌曲翻唱得惟妙惟肖的男孩,我们心里生出满满的崇拜,还有一点点妒忌,从此,放学的路上,骑着车,一遍又一遍偷偷地练着……我们拥有同样的热忱对待喜欢的音乐,表达的态度那么诚恳:把歌词从头至尾,工工整整抄在最喜爱的软面抄上,像考试作文那样细心。 《祝福》,就这样安静地以各种姿态藏在五颜六色的本子里。直到毕业,翻出来唱“伤离别……,朋友,我永远祝福你。”
记忆留恋在《情网》的MV,空旷旷的荒野中飞奔的那个孤独的身影,深深记住了张学友的眼神,后来知道,这首歌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旅途中一个小贩的一双深邃眼眸,我着实为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沾沾自喜了好久。中考那年紧张的我,梦里老是看到自己眼睛里的急切慌张,一直在那片枯黄的草海中乱跑,怎么也找不到出口。
《吻别》造就了一个巅峰和传说,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成为张学友最具代表性的歌曲,拿下多个金曲大奖。我们很激动,但说不清为什么,一遍又一遍地来唱着,阵阵潮水汹涌般的狂热,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不能与人说的秘密,那个样子矮小的男生,半夜躲在被窝写 《情书》,结果第二天被昭示天下,啊,那么多的错别字!他一脸囧相,哈哈大笑,多么勇敢。 虽然那个年纪的我们对爱情很懵懂,可不大声吼出来,就是不甘心,一定要吼高潮那句,想跟谁“吻别”,就跟谁“吻别”,跟烦恼,自卑,青春痘……,每个人唱的是自己的立场。
恋爱的季节里,歌厅里一首《想和你去吹吹风》俘虏了多少少女的心,他不禁暗自偷笑,一首写给老爸的歌,总被人们诠释得异常精彩纷呈,而又那么的合情合理。
每段青春的开始都是一样充满热情,把自己放得那么大。可是,太年轻就太敏感,太敏感就想太多,明明很在乎却装得无所谓,害怕被别人瞧不起一直在偷偷地努力,结果却事与愿违,要强的你是没有勇气去找人分享委屈的,可情绪就像撑满空气的气球,就要爆炸,甩甩头与《狼》共舞吧,想哭就大哭,用尽全身的力,直到不省人事。慢慢才醒悟: 生活本来就是不容易的,有些甚至更糟糕……《饿狼传说》变成一个知音,告诉你不要怕,不用怕,坚持勇敢做自己。如果有一些人或事是值得奋不顾身的,那么就勇往直前,活着,就要无尽洒脱。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读到了一篇叙事文。听着别人说着故事,让人动情,会联想一页页的画面。“唱十七岁的爱情甜美纯净,说它转瞬即逝,就象汽笛喷出的轻烟一样一去不复返。二十五的女人的爱情充实而幸福,但对于年轻的男人他手中的玫瑰不单单永远属于她……”年轻的时候听这首歌,听到最多的是同情和悲哀。听了十多年,就只有平静了。婚姻关系演变成什么模样,是你对待的态度决定的,不去怨天尤人,决定了,就不后悔,坚定,从不怀疑自己开始。只要是自己能接受的,就该心平气和,心平气和,日子才会过得舒服。就像歌词写得那样“岁月在听我们唱无怨无悔”,《不后悔》,没遗憾的人生多么可贵。
灰色的《心如刀割》,我是真的为你哭了。把全世界的人都唱成了伤心角色。我听懂了,不是所有的离开都是因为背叛,两情相悦是最美的,要是没有幸运拥有,默默离开,不执着就是善良,对身边的很多人都是。一种不说出口的悲痛浸润出来的,是刚毅,还是绝望?不同人找到不同的答案。15年前,在教院脱产培训,课堂上,我为全班同学和张老师清唱了这首歌,我唱得一般,因为没感情,但是大家都记住了这首歌,因为真诚。伤心的情歌,小姑娘听着是为了给自己的多愁善感润色,培养浪漫的气质,对人到中年的我而言,是可以借到一种力量的,忽略了爱情,哪怕被全世界抛弃,也要努力做到傲立不倒。
听过张学友两次演唱会,其中一次邀请了00后的儿子一起,我并不担心他是否有兴趣。后来,他告诉我,张学友是个很了不起的歌手,卖力地跳舞,认真地唱歌,整整三小时,没有浪费一分钟。是的,孩子,请像他一样,珍惜你的青春,认真对待心里有过的每一个梦想。
人生,是自己的。
音乐,是有能量的。
终于, 我们还是和学友一起慢慢变老了。
漫漫人生,《一路上有你》,真情如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