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心理

我,只有我

2021-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墨岑

我们究竟有几个“我”?这看上去是个奇怪的问题,我就是我,还能有几个我?我是独一无二的,过去的我,现在的我,未来的我,不都是我吗?但我们似乎常常期待着一个“完美的我”,预设着一个“糟糕的我”,不能接纳“真实的我。”

一、完美的我

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也许是,嫁给高富帅,成为CEO,走上人生巅峰。也许是,总是有力量,总是有办法,智商和情商永远在线。又或许是,内心充盈,情绪平和,接纳自我。

然而,那个“完美的我”似乎总也不出现。没有嫁给高富帅,没有成为CEO,有的是每天回家刷手机、葛优躺的猪队友,工作琐碎没成就感;没有双商在线,有的是经常犯傻说错话办错事,双商掉线;没有内心充盈,接纳自我,有的是常常对自己评价“不够好、不优秀、没能力”…….

那个“完美的我”如此高大,让我们相形见绌,自惭形秽,似乎永远追不上,让“真实的我”活在阴影里,困在僵局里,总有一种无力感。

那个“完美的我”从哪里来的?

从小到大,我们被有意无意地和各种“榜样”比较:

“你看看XXX,学习多好,你要有人家一半也行啊!”

“你看看XXX,和你是同龄人,已经是处长了,你还原地踏步。”

“XXX的老公,可有钱了,学区房说买就买,眼睛都不眨一下。”

在那些“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别人家的同龄人”的映照下,真实的我显得那么矮小、失败、无能,我们希望成为“别人家的XXX”,因为这样就能被人看得起、瞧得上、成为别人嘴里的“别人家的XXX”。我们内化了完美的标准,把“别人家的XXX”与“完美的我”重合,给自己加码,要求自己做到。然而,“别人家的XXX”没完没了,我们赶上一个还有下一个,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也许我们一辈子都在追赶那个遥远的影子,也许终有一天我们追赶不动了。在这过程中,我们已经不是自己了,在成为“别人家的XXX”的时候,“别人”的面具早就悄悄地戴在了自己的脸上,时间久了,自己成为了“别人”,很累很辛苦,却还有那么多“别人”需要追赶和超越。

二、糟糕的我

那些外界的标准看上去合情合理:二十多岁了难道不该找对象结婚吗?三、四十岁了难道不该是个处长吗?在一线城市机会那么多,难道不该挣钱很多吗?当这些“应该”做不到但我们又认同这些标准的时候,感觉只会越来越糟糕,似乎现在做不到以后就永远做不到,现在不达标我这辈子就完了。这种糟糕的感觉让人喘不过气,会影响我们的行动和效能,于是,随之而来的是更严重的自我否定,如此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我一个朋友,最近半年,工作接二连三的不顺让他很气愤,暂时又因为各种限制不能离开现在的部门,他痛苦沮丧,失去斗志,甚至消极避世。他说:他无法接受,在一个不欣赏自己的领导手下干活,这样永无出头之日。

我问他,你觉得领导不欣赏你什么地方?他说:好像是几年前有一次和他出差有些细节没做好,他从此对我有负面评价。

我问:你用的是“好像”,你确定你到底哪里没做好吗?

他说:我不确定。但一定是我没做好,所以他一直记在心里,导致这次晋升就没我的机会。我真是差劲,别人和领导出差都是加分,我和领导出差就是减分。

从一个不确定的理由衍生出一个确定的结果,“可能”我因为某个细节没做好,所以“我很差劲”,那个“糟糕的我”导致我失去了这次晋升的机会,而且今后永无出头之日。在想象中,我的朋友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自己攻击,而且给自己“判了死刑”。虽然职场的挫败是事实,但比事实更伤害他的是对自我的否定,让原本自信的他失去了锐气,情绪低迷。

然而,那个“糟糕的我”是否是事实?

我问他:如果你的孩子有一次没考好,你会怎么评价他?他说:我会分析一下具体原因,把错的问题帮他弄明白。

我问:不会评价他太笨吗?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他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不会!只不过是一次考试没考好,以后改正就是了。

我问:如果一次决定命运的考试没考好呢?比如中考、高考?他说:我想我会很沮丧,但也不能从智商和人格上否定孩子,没有什么决定命运的考试,后面总会有机会。说到这里,他突然明白了,自己喃喃地说:我不过也是一次考试没考好而已。

事实上,我们都有“考试没考好”的时候,也许次数还不少,“考不好”有很多原因,虽然结果不如人意,但这并不能推导出“我很糟糕”的结论,这种以偏概全的错误逻辑显而易见,但我们总会被坏的结果遮住眼睛,看不清,看不透。“考试没考好”,正确的打开方式是找到“错题”,分析、弄懂、改正,完结错题,继续前行。

就如我的朋友,不被领导赏识很苦恼,怀疑是因为一次过失导致领导对自己印象不好,这猜疑让他心神不宁,感觉很糟糕。那么不妨定位在这里,看看有没有可能找到导致晋升失败的真正原因导究竟是什么,完结一直存在内心的猜疑。也许是和领导有一次真诚的对话,也许是和信任的同事讨论,经此之后,或许他发现这背后另有原因,或许得到领导的指点找到工作精进的方向,又或许全面了解后认为这里的环境确实不适合自己下决心离开。总之,定位“错题”之后,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自我消耗的状态可以及时停止。

我们之所以遇到坏的结果,感觉糟糕,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解决,心智被迷雾包裹。问题具体化,是我们跳脱出自我评判的有效方法。就如同GPS导航,精准定位之后,方向清晰,有很多路径可以到达,而且你总是有选择的,这条路有点儿堵可以选择另一条路。有了解决的方法,无力感和自我谴责就会随之消失。

三、我,只有我

现实中,并不存在一个“完美的我”,也没有完美的别人,每个人都要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和自己的脆弱低落,只不过,有人人前能装,外人看不到而已。但装给别人可以,装给自己就是自欺欺人。

事实上,也并不存在一个“糟糕的我”,我们会遇到困难、挫折,我们会犯错、失败,那都是一个侧面的我,我是立体的、丰富的、多维的。我在学业上经历打击,但我多才多艺、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我在职场上遭遇挫败,但我依然是一个好女儿、好妈妈、好妻子;我在婚姻中遇到问题,但我依然有力量、有办法可以解决。

接受现实的自己,并在当下活好每时每刻,一千年前的苏东坡早就给了我们最好的示范。

苏东坡年少得志,科举一举高中,年纪轻轻名满朝野,然而因“乌台诗案”成为阶下囚,虽逃过一死,但被贬斥黄州,成为犯官,没有收入,要靠自己种地为生。人生际遇可谓急转直下,云泥之别让人猝不及防。

消沉、低迷、困顿是必然的,苏东坡思索着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同时也要面对生活的困境,他从一个庙堂之上的官员变为一个赶牛耕种的农夫,但也就是面对这些真实的生活时,他逐渐走出忧郁。

他曾对弟弟苏辙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开始躬耕生活的苏东坡,闲暇之余就去田间、集市上找渔夫、樵夫、农夫聊天,充分地融入当地充满烟火气的生活,他获得了内心的安宁,也因此写下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金句。他在酒馆被一个醉汉撞倒,对方不认识他,还不道歉,苏东坡开始还很生气,后来突然想明白了,我的人生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我也乐得接受这种平凡人的生活,一个普通的路人甲,也没什么不好。

在黄州,苏东坡曾多次夜游赤壁,写下千古名篇。有一次夜游,清风明月,朋友美酒,人世间的烦恼统统退去。船上一个叫杨世昌的道士吹起了长箫,声音哀婉悲切,苏东坡问他为何吹得如此悲凉,杨世昌说:眼前的此情此景太美好了,但人生如此短暂,美好转瞬即逝,无法长久拥有,因此感伤。苏东坡说:只要此时此刻把自己的身心交给自然,尽情地去享受这清风明月,你就是长久地拥有,就与这清风明月永恒同在。

苏东坡晚年被贬至更荒远的儋州,即今天的海南岛,当时是一片荒蛮之地。三年后,再度被朝廷起用,他从海南岛渡海北归。当时他已年老体衰,旅途遥远,天气炎热,到了常州,苏东坡一病不起。弥留之际,好友维琳方丈在苏东坡耳边大声说:“端明宜勿忘西方。”东坡信佛,一生经历坎坷,现在即将离世,维林让他口中念诵到西方极乐世界,死后即可到达此地。但苏东坡回答:西方极乐世界和我的现世不是分离的,如果我曾经用心过好了每一天,那西方极乐世界就存在于我生命的每一天。

好一个活在当下的苏东坡!不论困厄、贫穷、孤独,苏东坡都不放弃自己作为一个现世的人充分地体会现世的每一分每一秒,他是真正的、深刻的、认真的生活过的人,尽管这其中总有苦痛、悲凉与萧索,但每一种情绪、每一种状态,他都深切地活在其中,不逃避,不敷衍,此心安处是吾乡,此生就是我的极乐世界。

苏东坡之所以流芳百世,每个人也都能从他身上汲取力量,给海内外无数人以感动,正是因他在不断地遭遇打击之后还能真实的、充满热情地生活。他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完美的我”去追赶,也没有在困厄中被“糟糕的我”拖入泥潭,而是把现实的我做到了极致。他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接受现实生活的一切,把自己活成了千古绝唱的精神高地。

生活总是以各种面目呈现,很多时候并不如我们所愿,当我们困住、卡住、僵住的时候,允许自己在这困境里待一会,告诉自己:我只有我,没有“完美的我”,也没有“糟糕的我”,我的伤痛、眼泪、灰心都是我的一部分。我永远都有选择,允许自己犯错,给自己改正的机会,不存在决定命运的“考试”,人生的“考试”一场接一场,后面总有机会。但不论人生际遇几何,接受当下的自己都是唯一正确的路。因为,我也只有这个我,如果不珍惜,就要失去我了,失去自我的人生将没有任何意义。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