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散文读书

学会“以情解诗”

2018-12-23  本文已影响5人  人间何处问多情

在古诗词教学中,解读古诗词现在基本上形成了一种规范或者程序。拿到一首古诗词,先讲作者与背景,然后再解题讲内容,按照文本的先后顺序逐一解读。这种程序,尤其合理性,也便于操作,因而很受欢迎。但在教学实践中,有时也会想一个问题,面对一首古诗词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以便更好地来解读一首古诗词。笔者总结出了解读古诗词的一个原则:以情解诗。

一般来说,古诗词从内容上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直接表达和直接抒情的内容,也包括议论和叙述;二就是所谓意象,它是一首诗蕴含情感,承载诗美的核心因素;第三大块就是处于直接抒情和意象的中间状态的“形象”,它之所以是中间状态,是它比直接表达具有形象性,也具有诗意的蕴含;但又没有达到意象的那种主客融合性的境界,缺乏暗示性。因此,鉴赏诗词主要的主要任务,就是去解读诗中的意象和形象,品味出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思。

基于古诗词的这个特点,对一些诗词的解读,可以从诗词中直接抒情的部分入手,先抓住一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然后再去分析间接抒情的部分,即去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形象部分,看其是如何在表达这种感情,进而也就分析鉴赏了这首诗词的艺术特色。这就是所谓的“以情解诗”,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杜甫的《登岳阳楼》这首诗,在教学时就先从后两联直接抒情部分入手,抓住“涕泗流”这个关键点,学生马上就会明白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一种“悲伤”之情。然后再去分析杜甫此时为何悲伤?学生从后两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以及“戎马关山北”中,不难归纳出杜甫悲伤的原因:一是个人年老多病,而又漂泊无依;二是国家战乱不断。

这就是“以情解诗”的第一步,从直接抒情部分入手,先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第二步,就是以这种感情为指导,来重点分析鉴赏间接抒情部分。当我们明白了,《登岳阳楼》主要为了表达杜甫的悲伤之情的时候,然后再回到前两联,分析前两联是如何表达这种悲伤之情。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这是属于叙事性形象,也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早就有了去洞庭湖的愿望,可直到年老才得以实现,这不能不使人悲伤。再细想,为何愿望迟迟不能实现,还不是因为国家战乱,以及政治失意个人一直在外漂泊,流落他乡,身不由己,这种悲伤之情就溢于言表了。

好不容易能来到向往已久的地方,本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杜甫看到了什么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洞庭湖将吴楚两地分裂开来,乾坤日月在洞庭湖里动荡。这一联与其说是写眼前之景,不如说是写他心中所想,将山河破碎与国家动荡之感,借洞庭湖就给非常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悲伤之情也暗示了出来。因此,这一联也就属于写景抒情,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第三步,再从诗词的整体上去把握,分析起承转合,总结作者的写作思路。比如《登岳阳楼》中,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写景是为了渲染和烘托出杜甫所要表达的悲伤之情,而直接抒情部分也是为了突出整首诗的主题。

再比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第一步先从后两联入手,分析出整首诗所要表达的孤独之情,以及孤独的原因就是政治失意。然后,再以这种孤独之情为指引,重点去分析鉴赏前两联的写景部分:“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江畔细草被微风吹拂,在船上陪伴杜甫的只有那高耸的桅杆,就渲染出了他孤独凄凉的处境。下一句,再用广阔的原野来反衬出自身的渺小凸显这种孤独;再用奔涌的江水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将这种孤独凄凉之感在时间上延伸了开来,就更动人心魄了。最后,在整体把握思路,归纳出诗的主旨与艺术特色。

最后在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在教学设计中,先让学生抓住直接抒情的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使学生明确这首诗表现的主要感情是“愁”,而且是万古之愁。那么,第二步就是结合全诗让学生理解李白这种“万古愁”的内涵,即李白为什么而发愁?

回答这个问题,是鉴赏这首诗的重点与难点。开篇李白黄河之水起兴,表现其“不复回”的特征,而暗示却是时间的无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李白也是借水在表现时间的流逝,所不同的是所选意象比较雄浑博大,可以与杜甫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相比较。而时间流逝的结果,就是“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看到了人生易老,这是他“万古愁”的第一个内涵。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李白对人生易老的回应,人生得意就该尽情欢乐。但此刻他的人生是得意吗?其实“赐金放还”后,李白的人生已经注定失意了。失意的人生该如何度过?李白没有学阮籍的穷途之哭,也没有杜甫的艰难苦恨之叹,而是在失意的人生里面喊出了“人生得意”句子。这或许就是李白豪放洒脱的地方,你可以说他是自我慰藉,或者是“打肿脸充胖子”,但这也是李白最可贵可爱的地方。既然人生得意须尽欢,那么人生失意该如何呢?因此,这就是李白“万古愁”的第二个内涵:人生失意。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李白式的乐观自信,但也要读出他的难言之隐。他对老天爷无条件的相信,但上天却偏偏与开起了玩笑,天生下李白这个人材就被朝廷所弃,空有抱负却无处实现。他的怀才不遇,就应该是他“万古愁”的第三个内涵。

人生易老,本不可忧愁,这是自然规律。但若是人生失意,再加上怀才不遇,这就成了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共同的忧愁了。李白于是借酒消愁,而且找到了一个借口: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学着当年陈王曹植的样子,斗酒十千恣欢虐。甚至比他还疯狂,宁愿不顾一切地去买酒喝酒,这是这首诗写得最精彩的部分。而借酒消愁,也自然成了他“万古愁”的第四个内涵。

最后,再总结《将进酒》中“万古愁”的四个内涵,以及其相对应的诗句。这样,就用“以情解诗”的原则解读完了整首诗,会让学生对诗有个整体理解,也容易把握诗歌的内涵。

当然,这种“以情解诗”的方法,不是对每首古词诗都管用,但因为中国古诗词大都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部分,也就为使用这种方法提供了便利。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解读古诗词,既能紧扣诗词这种抒情性文体的特点,也容易找到切入点言简意赅地解读一首古诗词,不至于过多阐述,或者找不到切入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