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记录碎片化想法?——5个免费好用的工具用了5年
作为一个想法特别多的人,常常脑海中就会蹦出很多想法,比如这一篇,就是刚刚倒水的时候,想着今天还要日更,选题要写什么呢?前两天记录的碎片化内容应该选哪个来写呢?
于是就想着——干脆写一篇记录碎片化想法的工具推荐吧。
我对于记录碎片化内容工具的要求是:
1、即开即用,界面不复杂;
2、可二次整理,哪一天要扩写的话,操作方便;
3、可搜索可回溯;
4、支持不同标签或者分类;
5、尽量免费;
6、多端同步:我自己家里、公司、两部手机,是有比较大的同步需求的;
综合以上几个要求,我梳理了一下自己用了好多年的5个产品/方法——
1、Flomo
打动我的:
-微信发送自动保存
-标签搜索方便
-适合碎片化思路随记
这个是目前使用频次最高的产品了,最好用的就是打开微信,在flomo对话框中直接输入内容,加个#号打上标签,就可以同步,都不用再打开flomo。
在微信中我基本是置顶的,比较常用的就是用来摘录句子、碎片化的想法、搜集一些好的观点等等。
而且还支持二级标签。当你想要撰写某个相关的内容时,打开后台,按照标签搜索,或者直接凭记忆搜索相关关键词,就能很快找到。
而且界面也是我很喜欢的,简单清爽,这些基础的功能,免费版就够用了。
2、有道云笔记
打动我的:
-微信发送自动保存
-多级文件夹
-适合碎片化思路+系统化写作的过渡和笔记最终整理
这个是系统化写作的时候会用到,最近用得最多的,就是我每日的刻意写作练习。
同样地,有道云笔记也支持从微信里面直接输入,然后保存到有道里面,还是挺方便的。
当碎片化记录进来之后,晚上回去我就会做统一整理,对某一个想法进行拓展,在有道上面就比较方便。
不过有一个被诟病为吃相难看的就是,有道现在只能支持2个设备同时在线,就。。。。
3、手机备忘录
打动我的:
-随想随记;
-可以云备份,换了手机也不怕
-方便回溯以前的一些记录
这个是记录一些生活碎片想法的,或者感悟的,比如随记一些我每次出差要带的东西、记录一些特殊纪念时刻、过年收红包的记录等等。
我自己用的就是iPhone自带的备忘录,可以文字记录、上传图片、还能扫描文档和视频、扫描文本,而且还能涂鸦。
应付日常碎片化记录够用了。
4、微信收藏
打动我的:
- 方便,特别是微信使用频繁的人,很多资料可以随手收藏;
- 有标签管理,方便查找
- 别人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转发
- 图片文字视频都可以收藏,不占用手机空间
微信收藏,除了收藏日常微信App上的一些文章、聊天记录以外,我也经常用来记录一些思路、或者碎片化但会频繁发给朋友、客户的内容。
比较常用的就是我会用来记录自我介绍、公司开票信息、群或者朋友圈看到的好的观点文案,并打上标签。
不好的地方就是打标签没那么方便。而且如果不及时整理,会变成爱屯东西的松鼠,收藏越堆越满,但这个更多是个人的原因哈哈。
5、微信私人群
打动我的:
- 和微信收藏有点类似,对于微信场景中的一些材料可以随时转发到这个群;
- 作为临时的笔记或者物料储存,比如常发给客户的一些物料、朋友圈素材等等;
- 可以建多个群,分门别类,适合不同的场景;
我会把自己和小号组建一个群,然后把小号踢出去,这样就有了一个又一个的只有我一个人的群。
根据不同的需求主题,设置不同的群名,比如我自己的3个群,一个是专门记录身心灵疗愈之类的内容;一个是记录AI相关的;一个是个人成长的。
这3个群更多也是记录一些泛碎片化的内容,属于那种,某一天我想到了,我可能会去这个群翻一翻的程度。
但不建议往里面发送文件、图片之类的,久了就容易失效。
以上5个方法,都是针对「碎片化」想法这个需求的,个人用了四五年,基本已经养成习惯了,也够用了。
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对碎片化想法及时记录、及时整理,这样才能让碎片化信息,转化成系统化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做了个公主号:陈星阳,专注 个人成长 | 认知提升 | 周易国学 | 心灵疗愈。
(回复“认知”,领50本精选认知提升书籍;回复“国学”,领30本图解周易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