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会小记

2017-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文会516

周四设局把三个闺蜜拉一块,这天晚上依琼跟无忧把家庭、老公、孩子通通放一边,四个人连吃带说整到半夜12点。我跟小婷不是那么明显,习惯一人混日子,依琼和无忧看出来难得偷得半日闲。

气氛很融洽,期间无例外我们多次因观点不同争论了好久,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旁听依琼和无忧分享育儿心得。孩子出生后,俩人都是主职带孩子,其中的辛酸苦楚只有事中人才懂。俩人性格也相似,感情比较细腻,推崇科学育儿,把孩子当成年人来对待,用我的话说“都是读书人”。

晓婷则显得孩子身上不那么上心,教育孩子比较粗暴,传统成分多一些。比如,认为孩子应该有长辈意识,某些事情大人可以,孩子就不可以,孩子就应该从小受点苦,认为家长、老师可以打孩子。

还比如,可以在可控范围内让孩子受点伤、吃点苦头,提前让孩子知道世界并不那么美好,“小亏吃多了才不会吃大亏”。

这几点我比较赞同,这可能跟我目前没有孩子有关系。性格上我跟小婷更相似,对待孩子不像依琼、无忧那么有耐心。

对于依琼、无忧这种全职带孩子,除了佩服还是佩服。队友得力还好,如果没有外援,我真没信心独自带好孩子。

依琼、无忧这类“读书人”式的育儿方式,是孩子的幸运。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遇到小婷这样的“狠心”妈妈,无法给孩子温柔乡,以不慈善的方式培养孩子与这个世界敢于抗争的勇气,也是一种育儿方式。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都无法改变对方观念,都说投胎是门学问,既然是学问,分数高低不一就很正常了。

期间谈到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两位全职妈妈无意外的都只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平凡人,过小确幸的生活。过去对孩子的期待往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对子女的期待趋于普通人,越来越少的父母把自我理想加于孩子身上,这是社会物质丰裕的一种表现吧。

是不是也是而立之年后对命运妥协的一种表现?

前两天同事朋友圈中说上高的儿子回家说课上老师问他们的理想是什么,出现了“娶个法国女人”“嫁个法国男人”类似的答案,看后觉然现在小孩真的比我们那代真实,眼界更时宽广,要知道那时的我们只会人云亦云“科学家”、“歌唱家”等常规答案。

我们这代人的娃娃未来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