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一二事之学习篇5⃣️
今日《同上一堂课》的内容,较昨日看似相同,却有些不同。感受如下:
一、首先说一说与昨日学习诗歌不同的地方。
1、五年级《古诗三首》,同为故事讲解,同样从单元提示开启,通过学生自学,借助注释,自己分别理解三首诗的意思,摒弃了教师无谓的讲解。
2、再来共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三首诗共性的地方,也就是童趣的描写,这样的方式,是我之前在我们教师中很少看到的,我们的诗歌讲解一般都是讲完一首,再讲另一首,很少从中寻找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再通过讲解一首诗,引导学生通过想像画面,加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而剩下的两篇则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理解,这样的方式真正需要学生动脑。
3、三首诗的共性,还可引发学生的延学,通过带领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诗词,找出表达同样童趣的内容,这样的方法不仅是温故知新,更是一种总结概括,而这也是我们教学中非常欠缺的一方面。
二、六上《腊八粥》的感想
对于高年级教学很少参与,但通过本课讲解,感觉好像回到了高中语文课堂上。不得不说,现在的教育对于学生的自主已比之前提前了多年。
在这里面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学生在归纳段落时,会有一句“我通过谁做什么的方法......”这样的话术,其实就是教师之前交给学生的归纳方法,学生用的恰到好处。
另外,文章结构通过图示的方式呈现,这在我们高中语文学习时,非常常见,那个时候我们会利用大括号的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入目就是很清晰的结构和详略,让篇幅较长的文章,理解更简单。
依然是自学+共学+延学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其实也是我们教学中一直采取的,但没有如此明确,所以学生不够了解老师的意图。
三、最后再说一下低年级《百家姓》的课程
低年级的课程总体还是从学生兴趣引导,让学生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而是可以做到主动跟随老师完成,定式下的出其不意才是低年级教学的方向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