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成文人生百味想法

什么时候,“闲”成了一种恐慌

2018-10-16  本文已影响64人  奇怪但自觉可爱

我们都想逃离这个令人恐慌的世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段时间,朋友票圈的几句感慨引起了我的共鸣。她说:刚来到学校哪天不是忙头忙尾的,好不容易闲下来了,却莫名慌得一批,总觉得还有什么没做,她还有救吗?

同样的问题我也想问自己,我还有救吗?

一面在工作堆积如山时抱怨工作太忙,一面在悠长假期里期盼早早回归工作,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闲下来忽然就成了恐怖片尾主角留下的诡异笑容,令人恐慌。我请教了身边的朋友如何自救,却发现他们早已深陷于闲下来的恐慌里,无法自拔。

01

社交式自救

效果:后遗症极大

@橙子

我无法停下来,就像电视里磕了药的小青年,摇头晃脑的寻求快感,一旦停下,就如同灵魂被抽走了一般空虚。

忙碌的时候每天都被大量的工作所压抑,忙到可以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孤独,可一旦闲下来,寂寞就像挣脱牢笼的小鸟,自由的让你恐慌。

为了抑制这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我会不停参加各种活动,约许久未见的朋友出来聚会,与网友相约面基游玩,在酒吧与陌生人彻夜狂欢.....最后再发朋友圈感叹今天的自己过得多么有趣充足,直到再次忙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可内心的真实的却是:好累,终于又熬过了一个假期,下次一定不要再这样。至于真实与否,恐怕大家心里都明白。

看似从“闲”中脱身而出,其实只是吃下了一颗裹着糖衣的毒药。恐慌闲下来,又何尝不是恐慌孤独呢?

02

学习式自救

效果:自我安慰的假药

@世子接班人

“你既然有空也不知道做什么,那就学习吧。”

父亲的这番话我一直铭记在心,这倒不是我热爱学习,只是就像父亲说的那样,反正也没事做,做什么都可以。

每当忙碌过后,空闲的时间总能触发我的危机感。不论是朋友圈里成绩优秀还在看书的学霸,还是亲戚交谈间冒出的几句我家孩子又去学了什么什么,总让我感觉不够努力。一旦无事可做,马上我就会陷入被人远远抛在后面的恐慌感。

我在别人的眼里看见了认真优秀的我,我也就觉得那是真正的我。

空闲的日子里,我看了很多很多的书,以此增加我的知识水平,每次看完一本书,仿佛完成了一件大事,心满意足的合上书,跟别人侃侃而谈我对书的想法。可其实,我对书的想法来源于别人的书评,至于自己的见解,早就随着书本合上一起关在书本里了。

其实,我只是害怕虚度光阴,恐惧被淘汰的普通人罢了。

毫无疑问地说,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害怕被抛弃在时光的洪流中,化作一粒不起眼的石头,被层层的砂砾所掩盖。

03

无所事事的自救

效果:不会死人也没有益处

@二狗子

我时常想我要在空闲的时候做什么做什么,可真正等到忙碌结束,脑海里的各种想法好像被一键清空了一样,回收站也找不回来的那种清空。

平常就要很努力才能跟上这个社会速度的我,在休闲时,就想躺在床上瘫着不动,不用理会社交,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虽然每次醒来后反而更加疲惫,但我还是屡教不改。被子一盖,看着无聊的电视剧,吃着不健康的小零嘴,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又度过了一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倒不是我想这样,只是我不这样又能怎样呢?

我们生活的社会就像黑白钢琴块游戏的地狱模式,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它的速度,更多的是在路上苦苦挣扎。

我们所到之处都弥漫着浮躁因子,令人蠢蠢欲动,我们不想忙,却也无法闲。

闲下来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恐慌,而是我们排解和放松的一种形式。适当的放松,不被外物而影响才是自救的方式。不要为闲而闲,而忽略了自己真实的感受。一个人做不到就多找几个人,世界上跟你一样感受的人多的是,相互依偎也能成为我们的“闲”。

如果你感到恐慌,请听一下这首逃离恐慌的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