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流浪一生:诗人海子的告别

2020-03-17  本文已影响0人  零点壹弋一

文/弋一

海子漫画

海子,原名査海生,生于1964年3月24日,死于1989年3月26日。

他被喻为“中国现代诗的界碑”,因为他的死去,预示着整个中国近代诗歌创作上的终结。

他一生饱受孤独和贫穷的折磨,但他又那么向往“幸福”、“太阳”、永远和温暖,这体现在他对于时间的理解上,也体现在他不肯随时代漂流的选择中,包括他对“永恒”的爱情的追求,都让他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是,从他离开这个世界的瞬间,他实现了对于永恒的追求。

至少,他的诗歌,是不朽的。

01  天才的诞生

19世纪80年代的最后一个春天,海子以一种非常决绝且残忍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撞向一辆正在拐弯的火车,整个人被火车分成两截。

随着火车轰鸣而过,年仅25岁的海子用鲜血祭奠了他对于诗歌的信仰、对爱情的向往、对“不被理解”的迷茫,以及对被幻觉支配的肉体的摆脱。

海子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他的墓碑矗立在家乡深处的荒地里,他的父亲曾说:“他死了就没有意义了,如果他还活着,现在怎么说也是个厅级干部“。

说这句话时,海子的父亲是躲避着人的目光的。这里包含着这位父亲对海子自杀的不理解,以及一位父亲对亲生儿子过早死去的无限遗憾。

海子自小被称为“天才”和“神童”,是家里到来的第三个男孩,在他之前出生的两个孩子都早夭了。中年再得子的父母,对海子极为疼爱和重视。

海子的母亲操采菊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因为土地革命,她家里落魄了,嫁给了家境并不殷实的父亲。

海子母亲操采菊

但海子的母亲是读过几年书的,对知识也非常渴求,这直接影响到海子后来对于文学及书籍的热爱和追求

海子出生时,家里非常贫困,母亲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没有奶水,家里把所有用来换钱的鸡蛋都给母亲操采菊吃,但是她羸弱的身体还是产不出喂养海子的奶水。

为了让海子活下去,父亲跑了好远的路,求了人才买到一包红糖。这也是当时全家用来补充海子营养的唯一来源。

在这种条件下长大的海子非常瘦小,但是他的智力却是超群的。三岁时,海子的母亲便把他抱在膝头,给他读故事和书籍。

海子安静地听着,目光随着母亲带着乡音的话语移动在字里行间,等下次操采菊再问起海子时,他就能准确认出“安”字,并发出正确的读音。

略大一点的海子,从各处搜集到《西游记》等名著,超群地记忆力让他看一遍就能把书中情节记住,并分享给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

那时候,尽管生活艰难,但同学们的家庭情况都跟海子相近,大家沉浸在同样吃不饱和对学习的热情中。当时的海子是快乐、坦然、无私、单纯的。

1979年9月,15岁的海子以超出分数线快90分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走出了深山,也成为了同一届里年龄最小的学生。

他在舅舅的引导下报了北大的法律专业,此时的海子还不知道,这个选择将给他带来多少遗憾。

进入大学后,海子认识了骆一禾,并在他的引荐下认识了西川,因为西川读《圣经》,这也间接影响了海子。

他们三个人的相识,是海子整个诗歌创作的开端。

当时的社会,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是诗人,那是个属于诗人的年代,顾城、舒婷等人,都是那个时代中国“朦胧派”诗人的代表。海子早期的诗歌多模仿顾城,虽然并不成熟,但却可以看得出他才华横溢。

而在后面不断对于文学作品的接触中,海子发现自己不喜欢法律,热爱文学。

他喜欢读黑格尔,也喜欢形而上学,认同精神高于物质。同时期也开始接触大量类似于《诗经》等内容的文学作品。

他开始沉浸在先秦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化中,同时他也读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文学,他坦诚地向骆一禾表示“选择法律专业令我后悔”,这也使他写下了“延续六年的阴郁旅行之路”的文字。

从海子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到后悔的那一瞬间开始,就注定了他命中的悲剧。


02  爱情的萌芽

1979年,在寒假放假回家的火车上,海子遇到了两个女孩子,她们唤醒了海子体内的荷尔蒙,让他第一次对异性有了憧憬。

但直到5年后,海子毕业进入大学教书,他才遇到了自己真正的初恋。

1983年7月,海子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当老师,这一年西川生病了,只能推迟一年毕业。

而一点都不喜欢法律的海子,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后,最终选择了教授学生诗歌。海子兴趣爱好和所学专业本身的分裂,在这里清晰化了。

1984年,西川毕业后被分配到《十月》杂志社当编辑,这是当时所有学文学专业的学生都渴望得到的工作。海子因此非常羡慕西川,同时因为自己被调到了另一个校区而和朋友们分开感到孤独和落寞。

与此同时,给海子带来一生影响的女孩B,很快就来到了他的生命中。

1984年冬季,海子在一个诗歌朗诵会上与自己的学生B相遇了。

B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良好的家庭条件和浓郁的文学氛围,让B非常喜爱诗歌,她被海子的诗人气质深深吸引着。

不久后,二人开始交往了,处于热恋期的B经常乘坐校车去海子所在的昌平校区看他。他们常常一起坐公交车外出,或坐在校区里的藤椅上。B会把头倚在海子的肩膀,温暖而有力量。

海子是瘦小的,B也恰好属于小巧玲珑的类型,两个人都长着一张娃娃脸,同事们偶尔开他们的玩笑,海子只是呵呵地笑着。

那时的海子,与每一个初尝恋爱喜悦的年轻人一样,对人间和爱情充满眷恋。

好景不长,一年后,B把海子的诗邮寄给了正在《草原》当编辑的表哥雁北,并希望海子的诗能够尽快发表。得知二人关系的雁北,把B恋爱的事告诉了她的父母。

他们的恋情遭到了B父母的强烈反对,原因是海子家里太穷了,他不过就是个教书的老师,没有大发展。在这种阻挠下,B对爱情的心渐渐产生了波动。

1985年寒假过后,B与海子的关系逐渐变得不稳定,她也将父母反对他们在一起的话,原原本本复述给了海子。

海子第一次感受到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对立,并对自己工作产生了质疑,虽然后来也写下多篇论文来评职称,但这到底违背了海子的个人意愿。

这一年春天,因为与B感情上的不如意,刚刚满21岁的海子,第一次想到了死:

我请求下雨我请求在夜里死去……

我请求下一场雨

清洗我的骨头

我的眼睛合上

我请求 雨

雨是一生的过错

雨是悲欢离合

这里的“死”和“骨头”都是后来海子诗歌里潜藏着的死亡隐喻。

一年后,不论海子如何苦苦坚持,他和B的关系都随着B毕业而走向了终点。

此时,种在海子心里的爱情种子被无情地扼杀了,此后的人生中,虽然海子还分别遇到了很爱他的AP、S和Y,但最终都没有走向婚姻。

B成为海子心里对爱情的最高理解和向往,在海子写的众多给情人的诗中,只有在给B的诗中提到了求婚、新娘等词汇。

和B分手后的海子,人生开始逐渐被黑暗吞噬,现实的洪流席卷下,诗人的命运被时代裹挟着,即将消逝在苍茫大地间。


03  死亡的分裂

海子的人生逐渐被“太阳”等幻象侵蚀,在古希腊、古印度文明的远古召唤下,或者说是一种宿命般地神秘力量的引导下,海子开始创作长诗《太阳》系列。

但是这个系列一直到最后的《太阳·弒》才得以成熟,到了《弒》时,海子的人生已几乎走到了终点。

1986年,海子踏上了到远方的旅程,这次旅行一如他在诗中写道的“远方就是你一无所有的地方”。

他是去跟伤痛道别的,这是他第一次去拉萨,从此与西藏的唐卡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从拉萨回北京的路线上,经过了B的家乡呼和浩特,在那里,海子在形式上做了与B最后的道别。

在经历了向西三千公里的长途旅行后,海子的诗在真正意义成熟了,《九月》是海子诗歌成熟的标志,这首诗中最著名的一句是: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生存与死亡,精神与物质,现实与未来,成为了海子诗歌中的宏大命题。

这一年冬天,海子开始酗酒了。

酒精对身体的刺激,让海子的胃一天天坏下去,他开始咳嗽,偶尔咳血。

11月,当冬开始用寒冷封住北方的大地时,B的父母向学校施压,海子与B的爱情,在此后的20多年里成为B绝口不提的往事。海子在落寞中孤独地走在人世间。

1987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席卷,时代的巨轮被加速着滚滚向前。人们突然对物质渴求远超精神渴求,不少海子曾经的朋友都下海经商了。

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开始走向没落。

1988年3月14日,海子写下了著名的《春天,十个海子》,这一篇成为了无数学者研究海子晚期精神状态的蓝本。许多学者认为,其中体现着一种轮回的宿命感。

在我看来,这10个海子,是他脑海里的10个分裂个体,他们全部复活意味着早晚要带海子一起离去。

这一年的海子已经被精神分裂症折磨,他常把自己比作太阳,也常常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听到“魔鬼”的声音,他曾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晚上,他们对我的幻听的折磨达到顶点。我任何突破死亡或精神分裂或自杀,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

这种精神分裂症,更像我们现在常说的被害妄想症,海子自己假定的两个魔鬼,不过是日常生活中跟他讨论过蕴藏于世界各国中的神秘文化的普通友人。

年底,海子加入的幸存者诗人俱乐部正好轮到海子分享,他将自己认为非常好的《太阳·弥赛亚》朗读出来。

在当时诗歌界已有一席之地的多多当场就指责海子说:“你说的什么高头大马是要让我们睡着吗”?

这句话,也是在场许多诗人的心声,大家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批评了海子的诗。

海子内心非常苦闷,不被大家理解和接受的境遇让他更加消沉。

1989年1月,海子跟父亲说自己不想教书了,想和朋友一起去南方办报纸。海子的父亲听完后大怒,再加上看不惯海子一边酗酒一边看电视、甚至差点砸了家里电视机的行为,狠狠地骂了海子。

海子带着无限痛苦和失落返回了自己教书的大学。

之后,海子最后一次见到了B,这一次B非常冷漠,她决定在深圳跟其他男人结婚了。这一消息,成为压垮海子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1989年3月26日,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色衬衫、蓝色直筒裤,背着一个军绿色斜挎包的海子,在嘉峪关的一条铁轨上,钻到了一辆火车下,结束了自己年仅25岁的生命。

海子自杀的铁路

他去追求他的远方,以及他心中永恒的姑娘。

他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为给所有人的祝福,留在了依然充满冲突的人间,他说: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离去的1990年,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人们仿佛过上了越来越好的生活,可如今的你,精神世界是否匮乏呢?

无尽的麦田尽头,是海子面对大海的背影。海子之后的中国,只有商人,再无诗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