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大城》02

2024-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和弦夜光杯

十行采集:

1.从经济逻辑出发,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有两个:一是市场分割,二是统一货币。

由于不平衡的市场和劳动生产率,与统一的货币政策(汇率)之间存在矛盾,各国不能根据本国状态调整货币政策,必然会有部分国家获益的同时,损害到其他国家的利益。

2.在货币一体化的区域(或国家),人口自由流动是必需的,否则,地区之间的劳动生产率趋同就难以实现。

欠发达地区劳动生产率较低,如果人又没有流动起来,靠举债来弥补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额就难以避免。

3.地方政府债务的背后本质上是债务转化成投入之后没有带来相应的产出。

借债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

4.如果没有足够快的实际经济增长让政府有足够多的税收用于还债,那么就只能通过通货膨胀来提高价格,而通货膨胀本质上就是对老百姓征税。

5.如果中国想长期发挥大国优势,避免欧元区的困境,就必须实现区域之间人均GDP的趋同,最优路径就是国家内部的自由移民。在这个意义上,自由移民不只是公平与否的问题,更是“国家发展战略”。

6.生产要素流动会使得要素回报均等化。所有实现了地区间平衡发展的国家都是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国家;凡是通过经济资源的行政性配置去追求地区间平衡发展的国家没有一个成功的。

7.经济学里最重要的三大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直到今天,中国这三大要素市场其实都是分割的。

8.中国经济的一系列结构性扭曲现象与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有关。受到户籍、土地和社会保障等制度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受阻,并远远落后于由资本积累推动的工业化进程。

9.如果欠发达地区受制于一些地理与自然的因素不适宜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而更适宜于发展农业、矿业和旅游业的话,那么,要让其致富,关键的措施就是减少人口,给钱还是次要的。

10.农村的老龄化、空心化是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有旅游和文化价值的村落会被重新开发,获得新生。

人流出来,钱流进去。市场经济会引导资源流向最有回报的地方,甚至对文化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一行精华:

从经济逻辑出发,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有两个:一是市场分割,二是统一货币。

生产要素流动会使得要素回报均等化。

触动,反思,改变:

作者对欧债危机的根源分析非常深刻,在一个货币统一的区域中,生产要素如果不能自由流动,这种“伪统一”反而导致贫富差异的扩大化。

而我国的实际情况与欧债危机的根源非常相似。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数据而画地为牢的现象比比皆是,自由流动只停留在口头上,理论中和想象里。

当然这也有很多历史原因,相比于古代封建社会,我们现在已经非常开放了。这也反过来提醒我们,绝不能走回头路,而是要继续消除壁垒,促进自由流动的程度不断加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