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集国学与传统文化

论《三国演义》的三大悲催之处

2019-06-21  本文已影响0人  简诗歌

读《三国演义》,经常被其中精彩的描写和故事情节,带入到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各方豪杰并起,争夺天下,逐鹿中原,曹操、刘备、孙权各领风骚,魏蜀吴三足鼎立,你来我往,谋臣良将各展其能,以天下为棋盘对弈。

其中分分合合,高下对决,以弱胜强,以势胜人的手段不胜枚举,又有奇计迭出,四两拨千斤,书生意气纵横,再有匹马单枪拒敌,七进七出敢争先,其中,刀有泰山压顶之势,枪如游龙,浑身上下似舞梨花,遍体纷纷如瓢瑞雪,端的是鬼神皆惊。

空明挥扇,郭嘉笑谈,周郎琴声越千年,魏武挥鞭有遗篇,先主遗烈白帝城,关羽威名华夏传,孙权走马逍遥津,司马狼顾眺远山。三国风云浑如梦,星移斗转一页翻。

然而有英雄纵横也有英雄迟暮,有欢歌也有遗憾,下面列举三大悲催之处,供同仁品阅。

一、让关羽守荆州是战略失误

关羽

我认为,让关羽守荆州,是刘备和诸葛亮的战略失误,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先主取了西川,关云长单刀赴会,蜀国势力如日中天,曹魏心惊胆战,派出于禁庞德率领七军迎战关公。

此时,蜀国只要坚持与吴国的战略联盟,维持“三足鼎立”的大势,则形势一片大好。前有关云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后方刘备诸葛亮坐镇,兵精粮足,七十五万大军枕戈待旦,等待前方形势,即可挥师中原,攘除奸雄,还于旧都;此时孙权必定再也无力抗衡,一统大业“可计日而待也”。

然而,这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红火局面,都被一件事彻底搅黄。

看看书中怎么说:

入城见云长,礼毕。云长曰:“子瑜此来何意?”瑾曰:“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主吴侯有一子,甚聪明;闻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曹。此诚美事,请君侯思之。”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瑾抱头鼠窜,回见吴侯;不敢隐匿,遂以实告。权大怒曰:“何太无礼耶!”

诸葛瑾说服孙权,好心好意来与关羽结亲,关羽怎么说?他说自己的女儿是“虎女”,这便罢了,他怎么能说孙权的儿子是“犬子”?!

所谓“犬子”,是古代人对自己儿子的谦称,从未见过如此用法。关羽等于直接叫孙权是狗,他儿子是狗儿子,藐视孙权到了极限。故而,“权大怒”。

其实孙权的脾气还是很好的,很善于听取下属的意见建议,善于用人,知人善任。在对待外部盟友的态度上,孙权也表现出良好的大局观,对诸葛亮、刘备都是礼遇有加,即使后来想加害,前面大是大非上的明确态度也值得称赞。

正是这种态度,让“孙刘联盟”不说牢不可破,平时倒也挺稳的。后方稳定才能进取,诸葛亮深明这一点。刘备也深明这一点,或者说,曾经的他很清楚。自从他进入西川、兵强马壮,眼看复国有望的时候,他的眼睛被一些东西遮住了。

刘备变得盲目自信。这从东吴偷袭关羽得手后,刘备的反应可以看出,与他亲爱的二弟三弟一样,这个时候在他眼中,东吴孙权只是一个反手可擒的小丑而已。

关羽作为镇守一方的大将,作为“集团军总司令”级别的人物,他的一言一行,不可能没有深意,不可能完全感情用事。我们完全可以猜想,关羽之所以如此对待孙权,是因为他大哥刘备有此意思。也许是一顿酒中的闲聊,也许是蜀汉集团高层的会上,刘备流露出反手灭吴的意思。

作为他的二弟,他最忠心的下属,关羽将刘备的意思贯彻到了极致。也许他是骄傲的,无法无天的,可没有刘备的默许甚至暗中声明,他不可能做出如此武断而不理智的事情。

也许刘备早已拟定好了两条道路。一条自然是出自于诸葛亮的“东联孙权,北据曹操”,保持后方稳固,先下中原;第二条呢?刘备作为君主,他有自己的骄傲,几十年的战场磨练,让他有了一定的带兵作战经验,他曾经骄傲地称“朕用兵老矣”,意思是,我可是老手!他作为开国皇帝,虽然一直全权委托诸葛亮总理一切大局,可他内心深处,肯定也是不甘寂寞的。

而在称帝之后,这内心深处的一点东西,随着势力大增,也在不断壮大。他急于证明自己,不仅仅靠诸葛亮,他刘备本就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开国君主,要与西汉东汉一样,再传400年的汉朝!

他的第二条道路,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下东吴,然后携大军兵威,依靠江东、荆州、川蜀之地的钱粮为后盾,挥兵北上,与曹魏一决雌雄。

在他看来,以自己目前实力,两条路都没问题,而且第二条路更快一些。如果孙权识相,留他几年,到时候封个江东安乐公、逍遥王什么的,如果他不识相,哼哼……

这种理念他未必会和诸葛亮通报,因为这是属于他的梦想,属于他和他的兄弟们的小秘密。

在得知这一战略思路之后,关羽二弟的态度可想而知。好小子,孙权?你马上就是我们哥仨的一条狗了,你还得意?你还想和我结亲?嘿嘿!一边玩蛋去吧。

然而吕蒙的白衣渡江,打碎了关羽的美梦,也惊起了刘备的怒火。他再次确认了蜀汉的道路,是第二条。正是这条道路,将蜀汉集团从鼎盛时期,带入了失败的深渊。

二、让吕蒙偷袭关羽是鼠目寸光


吕蒙

孙权大怒,令吕蒙偷袭关羽后方,也是巨大的战略失误。

且看文中怎么说:

忽报吕蒙乘小舟自陆口来,有事面禀。权召入问之,蒙曰:“今云长提兵围樊城,可乘其远出,袭取荆州。”权曰:“孤欲北取徐州,如何?”蒙曰:“今操远在河北,未暇东顾,徐州守兵无多,往自可克;然其地势利于陆战,不利水战,纵然得之,亦难保守。不如先取荆州,全据长江,别作良图。”权曰:“孤本欲取荆州,前言特以试卿耳。卿可速为孤图之。孤当随后便起兵也。”

孙权原本希望两不相帮,依靠“孙刘联盟”保持不被吞并,再与曹魏暧昧不清,他自知江东的实力只能守成,如果不是天下形势巨变,他不会有任何机会跳出来一统天下。

孙权的定位很明确,守成即可,坐等变局。如果不变,将来被招安封王也不失一条退路。

本来孙权美滋滋做着美梦,可他的梦被关羽无情打碎一地。关羽对他的藐视,他尚且可以忍耐,因为他知道关羽本是个骄傲的武夫,虽然爱读春秋,可改变不了他的本质。

孙权不会与关羽一般见识,更不会为此破坏自己的“躺赢”大局。可他知道,这并不仅仅是关羽的意思。关羽是刘备之弟,他的一言一行,无不隐含着刘备的意思。看来刘备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孙权也有着自己的骄傲和底线。他仗父兄余烈,以年仅弱冠掌管江东,手下老将桀骜不驯,却能在他手下俯首帖耳。这说明孙权很有一套,在继承和发展国家上面有独到的经验。在孙刘联盟期间,赤壁大战,合肥大战,都能够看出这也是一位傲骨英风的热血青年。如今步入中年的孙权,正是位高权重,江东无一人能挑战他的权威。这个时候却遭受如此人生耻辱,怪不得隐忍如他也怒了。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孙权虽不是天子,却是三国“鼎足之势”中的三足之一。他晃一晃,整个天下也就晃一晃。

这一晃,晃出了天下震动。吕蒙白衣渡江,刚刚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一代战神关云长,急急退兵,放弃的前线大好局面,败走麦城,尸首分离。

刘备天子一怒,七十五万大军直指江东。他口中的“黄口孺子”陆逊送了他一场大礼,七百里的冲天大火,将汉朝最后的希望埋葬在孤零零的白帝古城。

孙权是胜利者,也是失败者。他得了一时的胜利,却失去了自己的隐忍,丧失了坐等博弈的最终机遇。江东再也寻不到一个安定的盟友,再也无法奢望作壁上观曹刘两家大战,坐收渔翁之利。之后的孙刘联盟虽然存在,却再也不能相互信任、相互助力。一统天下的天平,最终向落向曹魏的方向。

三、让司马一统天下是国之不幸


司马

很显然,曹魏抓住了这一时机。强大的农耕机器在中原轰鸣,财富不断积累,盾牌越发坚实,如林刀枪如天上星光熠熠生辉。中原大势势不可挡,蜀汉的发展却陷入低谷。连年征战导致兵民疲惫,士民殷富、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在土地、钱粮上,明显比不过古时候群雄逐鹿的首选地——中原。

差距越来越大,深受托孤之恩的诸葛亮却急于完成一统大业,“以报先帝德”。他在著名的《出师表》中深情地表述道: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为此,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伯约九伐中原,疲弱的蜀国陷入战争泥潭无法自拔,虽然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努力发展,却在与中原的角力中越发难以匹敌。

十几次的努力,比不上人家一次的进攻。钟会分兵汉中道,邓艾偷度阴平城,蜀汉两代人的毕生心血,最终翻做梦幻泡影。

事实证明,诸葛亮、周瑜这些高端智者们谋划的“三足鼎立”并不是说说而已,失去了蜀国的东吴也好不到哪里去。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曹魏的继承者西晋,在晋武帝领导下发动了志在必得的“灭吴之战”。这一仗可以说呈现摧枯拉朽之势,东吴毫无还手之力,前后只用了三个月时间。为怀想这壮观的一幕,唐朝诗人刘禹锡写下一首怀古慨今、脍炙人口的诗《西塞山怀古》。诗曰: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

这首诗结束了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开启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序幕。很快,昏庸疲弱的晋朝与十六国并驾齐驱,中华大地上最黑暗的五胡乱华时代降临。乱兵四起,各族纷纷涌入中原,汉族百姓死伤无数,几乎灭种,遭受了史上最大的灾难和悲哀。曾经的中原霸主曹孟德有诗《蒿里行》,生动描述了黄巾之乱造成的伤害,诗中有云: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如今,这一幕再度降临,而且远胜前者。

试想,如果不是司马得天下,无论是三国哪一国胜利,也绝不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先说曹操,曹操曾北征乌桓,将与袁氏家族交好的少数民族乌桓轻易打翻在地。曹操又曾因南匈奴在背后猖獗,影响统一大计,三下两下将其揍得鼻青脸肿,非但如此,曹操还趁势将南匈奴分裂为5个部分,即左部、右部、南部、北部和中部。蜀汉七擒孟获,打服南蛮的战例我们更不用提。孙权更是著名的守成之君主,曹操都曾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说的便是孙权是一个顾大局、守得住的优秀继承人。

可惜历史总爱开玩笑,三国纷争如许年,最终给人摘了果子。更可气的是,摘果子的却守不住果子,又惹来十来个牛高马大、金发碧眼的野蛮人,将果子砸得稀烂。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是最终的结果谁能料到。后人看三国,有的看其中精彩,有的看其中义气,有的看其中权谋。可我们更应该看到,战争和权力的游戏,其最终并不仅仅是要争夺天下,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寄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